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福建省厦门市区域分析报告
福建省厦门市区域分析报告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南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对望,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公元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1933年设市。厦门由厦门岛、离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南岸海沧半岛集美半岛翔安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Km²,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Km²。厦门是中共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特区之一,当前厦门在两岸金融、东南国际航运、对台贸易、两岸新兴产业等有着重要地位。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5A级景区——鼓浪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夷”。2015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厦门以总分752.15分获得前10名。概况行政划区2003年5月起,厦门辖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6个市辖区。厦门市除正式行政区划外,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厦门出口加工区国家级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厦门象屿保税港区国家级物流园区:厦门海沧物流园区、厦门象屿物流园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沧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杏林台商投资区地理环境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处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隔海与金门县、龙海市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龙海市接壤。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2011年,全市土地面积1573.16Km²,其中厦门本岛土地面积141.09Km²(含鼓浪屿),海域面积约390Km²。气候条件厦门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自然资源土地全市土地总面积1569.3Km²,其中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耕地土壤类型有6个土类、11个亚类、21个土属、42个土种,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台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红壤和水稻土占了耕地总面积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水利厦门虽位于中国南方湿润地区,但水资源条件仍然较差,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43.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90立方米,为中国人均占有量的38%,低于国际公认人均水资源警戒线1700立方米。2005年,全市共有水利工程2.3万处,小型以上水库108座,总库容量2.57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5.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6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6.1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55立方米。全市年供水总量6.1699亿立方米(不含海水供应量),其中农业用水量所占比例最高,占44.3%。生物厦门水产(2)大田作物:粮食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薯和大豆,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蔬菜有叶菜类、瓜类、根茎类、茄果类、葱蒜类、菜用豆类、水生菜类、其他蔬菜等8大类。花卉主要有鲜切花、盆栽植物和绿化苗木。果树资源:厦门果树品种繁多,有热带、亚热带、温带果树8大类,主要有52个品种,其中龙眼种植面积最大,其次为荔枝、香蕉、柑桔等杂果。2005年,全市有水果总面积12844.2公顷,总产量36404吨,其中龙眼的面积与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4.2%和57.3%。林业资源:2005年,全市林业用地6623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2.2%,林地面积57501.2公顷。渔业资源:厦门海域终年水温较高,阳光充足,营养盐较丰富,生产力水平较高,生物量大,共记录各类海洋生物近2000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60多种,现作为海水养殖对象有20多种,主要是牡蛎、缢蛏、花蛤、文蛤、泥蚶、对虾、锯缘青蟹、梭子蟹、紫菜、真鲷、鲈鱼、牙鲆、卵形鲳参等。经济状况第一产业据1993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厦门土地总面积为575.71Km²。土地利用率达92.8%,可供开垦的荒地仅2.56平方千米,占全岛陆地面积的1.8%,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主要畜禽种类有猪、牛、羊、马、鸡、鸭、兔、鹅,零星和小量养的种类有驴、狗、猫、珍珠鸡、鹁鸽、鹌鹑等。厦门农业在改革开放的1979、1980年的两年时间内,厦门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水产、畜牧、蔬菜、水果、花卉五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比较知名的农业产品品牌,以及如意、银鹭、惠尔康、涌泉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第二产业改革开放初期,厦门工业企业规模小,结构松散、基础脆弱,所有制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特区建设开始后,厦门市把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放在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上,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构筑“一主三型”(工业为主、发展生产型、技术型、出口创汇型企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三产业金融:2012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237.03亿元,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3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7.2%。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72亿元;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107.35亿元。交通邮电: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0.84亿元,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2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6.8%。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227.3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20.17万标箱;厦航加入天合联盟,开通厦门至柬埔寨直航航线,全年空港货邮吞吐量27.15万;空港旅客吞吐量1735.41万人;邮电业务总量100.06亿元。旅游业:旅游业是厦门市的支柱产业。截止2011年,厦门市星级旅游饭店共72家,其中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30家;旅行社113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7家;4A、5A级旅游景区10家。2011年厦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已经突破3522.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53.44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十大热点旅游城市和接待国际邮轮最多的口岸之一。交通运输航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半岛北端,距市中心10公里,于1983年10月通航,在厦门半岛北部的中埔、埔仔、高崎村附近。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735万人次,列世界百强机场第93位;旅客吞吐量列国内民航机场第11位,货邮吞吐量列国内民航机场第8位。高崎机场作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干线机场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港,也是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在建新国际机场,位于翔安区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填海区,已在填海施工,预计2013年开工,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计划建设4条3000-4000米跑道,可同时供包括A380空客在内的200多架飞机停放,远期可容纳每年7500万人次。快速公交厦门快速公交,中国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中级别最高的公共交通项目,创下了多个中国首创纪录:中国首创多形式组合、中国首创采取高架桥模式、中国首创一次成网。厦门快速公交的一大特色是在岛内闹市区建设高架桥,岛外新开发地段则规划设置专用道,这样就保证了快速公交拥有全程封闭的专有路权,克服了城市公交最难解决的与其他车辆及行人相互干扰的弊端。已开通了快1线、快2线、快3线和机场专线。港口厦门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有通往国际国内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8位。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港由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云霄和诏安等10个港区组成,形成“环两湾辖十区”的格局。预计全港可形成码头岸线84.5公里,陆地域面积7565万平方米(不含临港工业区),可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337个,其中深水泊位248个,形成通过能力6亿吨以上。此外,厦门港主航道开始扩建,建成后厦门港的通航水平将跃居中国前三位。旅游资源鼓浪屿: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高,被赞为琴岛。主要旅游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紧邻,另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环岛路、厦门同安影视城、胡里山炮台、天竺山森立公园、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观音山海滨、厦门园博苑、曾厝垵等旅游资源。
本文标题:福建省厦门市区域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1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