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
1/4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综合思维)2.结合实际服务业布局的案例,掌握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特点及区位因素的变化。(人地协调观)3.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综合思维)【教学重点】1.通过案例,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结合实际服务业布局的案例,掌握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特点及区位因素的变化。【教学难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前,人们都是在实体店购物。如今,人们还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支付,并可以在家里坐等世界各地的产品送上门来。然后提问:你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吗?除购物外,利用互联网还能获得哪些服务?教师活动:展示相关材料,说明服务业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解认识服务业的必要性。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获得感性认识。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4(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二、新课探究(一)服务业区位因素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完成以下填空:1.与农业、工业从事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我们可以把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2.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非营利为目的。3.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大部分服务业主要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4.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引导学生从调查信息中归纳服务业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再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形成对服务业及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初步认知。学生活动:汇报调查结果,初步认识服务业。分组汇报,相互补充,逐渐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活动:1.集聚在美食街和大型购物商场的服务业种类有什么区别?2.集聚效应会给商家带来哪些利弊?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活动探究汇报:调查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课前布置,课堂展示)(1)选择你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实地调查,了解该商业中心主要商铺的数量、类型、规模等概况,填入表3.1。3/4(2)通过观察、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各商铺的服务范围、服务人群和客流量等情况。(3)结合调查情况及城镇相关地图,分析该商业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设计意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完成以下填空:1.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2.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升级,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与各行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业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现代物流、个性订制服务等。3.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人们日常购物、交易,甚至金融、贸易都能在虚拟的空间进行。因此,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教师活动: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配上各因素变化的相关案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活动:感知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三、活动探究教师:课件展示“食品外卖配送流程示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在食品外卖配送的各个环节分别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2.尝试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一次网络订餐活动,体验地理信息技术在物流配送业中的作用。4/43.除了食品外卖,请你再举出实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学生: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资料,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渗透感知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标题: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3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