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史学文献资料与信息检索
史学文献资料与信息检索1文献、历史文献和史学文献的概念及其范畴2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第二节:检索工具的职能及类型划分3文献检索的分类及其方法4如何养成良好的史学检索意识目录一·文献、历史文献和史学文献的概念及其范畴1、“文献”,这个词的涵义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的变化。在中国古籍中,“文献”二字连成一词是从《论语》开始的。《论语》有二十篇,第三篇是“八佾”。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吾能徵之矣。”对《论语》中出现的“文献”一词,后世解释都差不多,如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文,典籍也;献,贤也。”现在理解为: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1)文字史料,如二十五史、甲骨文等。(2)实物史料,如古迹遗址,古器物等。(3)口传史料,如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历史传说等。2、“历史文献”,则主要是指史料中文字史料的那一部分。这部分是历史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狭义)3、“史学文献”,所谓史学文献是指包括历史材料及利用、研究历史材料而产生的历史知识的论著。也就是说史学文献不仅仅只限于历史时期的资料,还应有运用历史科学方法形成的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史学文献检索范畴及其必要性本节内容:古今史料及论著的评价及利用,以及检索这些史料及论著的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当然还包括一些现代化的检索途径,如网络检索等。史学文献检索的必要性1、历史科学的研究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也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相对后一代人来说,他们研究起点应该是前一代人已经达到的终点。否则他就无法超越前人的成果,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何知道前人之终点止于何处呢,最重要和最捷便的渠道就是去检索。这是相对前人而言。2、同代之人继承前人同一事业者非只一人,既如中国史学界,研究中国史者以成于上万计,而研究中国近代史者又为数众多,在研究中国近代史者中,偏重太平天国革命者也当以数百计。因此,同代人之研究也有一个互相借鉴前后承诺的问题,为了避免重复,做无谓之劳动,注意检索,了解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史学文献检索范畴及其必要性3、当前,由于各门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记录研究成果的文献的数量和类型也在急剧的增加。例如: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约80万种,平均不到1分钟就一本新的书面世。期刊有10万多种。每年发表的各类论文在500~600万篇。历史学研究也是如此,如1999年的《中国历史学年鉴》所附《书目·论文索引》就达218页之多,由于太多,我没有具体计算种数和篇数,但从这218页上看,也可想象之多了,而这只是1998年一年的史学书籍和论文的索引。面对如此浩繁的资料,人们已不在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其多了,而称之为“资料爆炸”或“知识爆炸”或“文献的海洋”。面对这一汪洋大海,你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能或者不善检索是绝然不行的。所以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这门课就是教大家如何去检索的。当然,我还有提醒你们的是,仅仅掌握一些检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你的头脑中培养和树立一种检索文献的意识,那么具体到历史系的同学就应该在头脑中培养和强化史学检索意识。史学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文献的类型一、印刷型“书籍”书籍特点是比较成熟定型、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印刷型文献。它又可分为“阅读性书籍”(包括教科书、专著、文集等)和参考性书籍(年鉴、手册、辞典、图录等)两种。就书籍所能提供的情报来说,阅读性书籍能提供系统、完整、连续性的知识;而参考性书籍所提供的则是浓缩的、离散性的信息。“期刊”是指具有固定名称,有编号或年月标志,每期版式基本相同的连续刊出的文献。如史学界的《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特点是时间性很强,能及时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情况,其传播信息的功能比书籍要迅捷。因此对期刊的检索与利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报纸”是一种出版最迅速的传统型文献。由于报纸所特有时事性、普及性、大众性及学术性(一些专业报纸时常有学术论文发表,如光明日报),再加之其特点发行广泛、传递迅速;所以拥有最广大的读者,其出版量、发行量都是其它各类文献难以相比的。第一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二、视听型,(声像型)这是一种用唱片、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幻灯片等记录声音或图象的文献。其特点就是使人们通过闻其声、见其形而获取知识,给人以直观感觉,因此又被称为直感资料。在科学研究、情报传递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三、缩微型,(缩微复制品)这是对各种比原件缩小的复制品的总称。这类资料都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制作而成的。其载体是感光材料,象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平片等。它的功能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缩小倍率将文献缩小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这类文献的优点很多,如体积小,便于收藏;价格比较便宜,便于传递;为珍贵文献提供了安全贮存的形式等。第一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四、机读型这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新的文献类型。其载体为磁带、磁盘、光盘等。机读型文献的优点是:贮存量大,能按设计的任何系统组织输入的文献。查找文献的速度极快,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文献类型。文献的级别1、一次文献(一级)、(原始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创作撰写的文献,包括专著、译著、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档案等。一次文献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原始材料)不过由于这类文献在文献整体中数量最大,因此具有贮存分散、不够系统的缺陷。2、二次文献(二级)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的产物。如文献检索工具――书目、索引、文摘等即属二次文献。此类文献的特点是将分散的、无组织的、形式不一的一次文献予以系统化、条目化,从而成为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书。它的重要性在于可通过它控制、检索一次文献和指示一次文献的线索。第一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3、三次文献(三级)是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内容而编写出的文献,如动态综述、辞典、年鉴、手册、名录等。它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参考性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确定一篇文献到底是哪级文献,主要根据文献内容,而不要根据其物质存在形式。例如:纪昀等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一些类型的《年鉴》第二节、检索工具的职能及类型划分检索工具的职能存储文献检索文献(存与取的关系)就论文写作而言:1、尽可能多的掌握一手材料。2、了解研究最新动态。3、便于掌握某一领域相关文献等。检索工具的类型划分1、按照检索工具对信息的处理手段及处理设备来划分手工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第二节、检索工具的职能及类型划分2、按照检索工具的出版方式划分①期刊式检索工具如《全国报刊索引》,《社科新书目》(旬报)这种期刊式检索工具所收文献以近期为主,可用其进行近期文献检索,或逐期使用进行回溯性检索。②书本式检索工具如《八十年来史学书目(1900――1980)》、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等。其特点是收录文献范围较集中,专业性强,比较系统,因而很受使用者重视。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③附录式检索工具如人大复印资料,各类每期前都有“索引”,收录近期发表的,但又不准备收入复印资料的论文题目、作者及出处,这对了解学术动态极有帮助。④卡片式检索工具如图书馆的目录卡、索引卡。⑤机读式检索工具如图书馆的计算机目录库、光盘。第二节、检索工具的职能及类型划分3、按照编制检索工具时对原文献压缩加工的程度来划分其类型,按此标准可将检索工具分作三大类,即书目,索引,文摘。书目:也称目录,“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揭示的文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卷册、版本、价格及文献所属学科源流等。按其收录内容,可将书目划分为以下类型:国家书目(历代撰修国家书目&目前编定及在编的国家书目)目前有辑本或今存的国家书目主要有:宋《崇文总目》,王尧臣撰,有清钱东垣辑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明《文渊阁书目》,杨士奇撰,今存,丛书集成初编本。清《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撰,今存,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本。清《天禄琳琅书目》正续编,于敏中等撰,今存。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1、《四库全书总目》及相关著作《总目》收录的书目可分两类:①《全书》已录书3461种,共79309卷;②“存目”书6793种,共93551卷。已录书和存目书加起来有12000多种。这些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先秦至清初传世的大部分书籍,尤其是先秦至元代的古籍搜罗较全。全目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之下又分成44类60多个子目。计经部10类,如易类、小学类(训诂、字书、韵书);史部15类,如地理类(总志、郡县、河渠、边防)、目录类(经籍、金石);子部14类,儒家、法家归入此类自不待言,其它象医家、艺术(书画,琴谱等)、术数(数学、占卜等)也归入此部;集部5类,如楚辞、别集等归入此类。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四库全书总目》及相关著作一取其精,一取其博。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其他相关著作:纪昀等遵乾隆之旨,另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重印本。清邵懿辰等编著的《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五卷,清阮元撰。《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及《清代禁书知见录》。《禁毁书目》为清人姚觐元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今人胡玉缙、王欣夫辑录。《四库提要辨证》二十四卷,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订误》,李裕民著。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2、书目答问及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撰成《书目答问》五卷。近人范希曾所著《书目答问补正》。近人孙殿起编撰《贩书偶记》正、续编。《贩书偶记》正编收录(约止于1935年)的有关古代文化古籍著作约11000余种,在1959年由中华书局重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增订本。续编收录清代著作6000种。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3、《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书著录全国782家收藏单位珍藏的古籍善本约六万余种,收书十三万部,分经、史、子,集、丛书五部。它是我国现存古籍善本的总结性书目。此书最为全面,囊括无遗。《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收录从1911年到1949年9月止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17卷,21册。《中国国家书目》目前有印刷本和光盘版两种类型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4、史志书目从西汉刘歆《七略》,到班固《汉书·艺文志》,魏征等人编《隋书·经籍志》,新、旧唐《艺文志》,《宋史》、《明史》、《清史稿》均有艺文志。共所存七部书目。补断代史史志:著名的如:清姚振宗的《后汉书艺文志》及《三国艺文志》;清文廷式的《补晋书艺文志》;近人徐崇的《补南北史艺文志》,清顾?三的《补五代史艺文志》,清王仁俊的《西夏艺文志》,清黄虞稷、卢文弨的《补辽金元艺文志》等。这些补志之作,大多已收入《二十五史补编》之中。(中华书局1986年重印本)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的《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查检历代史志书目的效率。5、类书和政书(部分属私修)王应麟《玉海》。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李昉《太平御览》等。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6、地方书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各省图博物馆所藏地方志私人藏书目录1、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和尤袤的《遂初堂书目》。2、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二十卷。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一卷。3、清代:钱曾(字遵王)撰《读书敏求记》四卷。张金吾撰《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志》四卷。清末四大私人藏书家瞿镛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杨绍和的《楹书隅录》,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志》和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志》及近现代私人藏书家如缪荃孙的《艺风堂藏书记》,傅增湘的《藏园群书经眼录》及郑振铎的《西谛书目》也都是非常著名的。较为常用的检索类别简介索引源自日文,又叫通检、韵编、引得,收一种或一批相关书刊中的篇目、字句、主题以及人名、地名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指明具体的出处,为读者提供查找的线索。索引可分为书名索引、篇目索引、句
本文标题:史学文献资料与信息检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4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