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BT 51102-2000 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可靠性管理办法
T60JB/T51102-2000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可靠性管理办法(内部使用)2000-08-31发布2000-12-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对JB/T51102—94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的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51102—94。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建华、陈志强。JB/T51102-200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可靠性管理办法的总则、可靠性管理机构及职责、可靠性管理内容等。本标准适用于拖拉机制造厂对产品实行可靠性管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昀新版本的可能性。JB/T51082—2000拖拉机产品可靠性考核JB/T51103—2000拖拉机可靠性设计评审办法3总则3.1拖拉机产品可靠性管理是在拖拉机产品开发、生产及使用阶段所进行的与拖拉机有关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等项工作,以实现拖拉机产品的可靠性目标。3.2拖拉机制造厂应根据可靠性管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管理,使它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3.3应使在职人员认识到可靠性工作的重要性,并具有可靠性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可靠性管理活动。4可靠性管理机构及职责4.1可靠性管理机构工厂可靠性管理机构设置可参考图1。可靠性管理机构可与已有的质量保证体系或全面质量管理机构相结合,应由企业领导担任负责人。工厂也可根据本厂情况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以保证可靠性工作的实施。图1可靠性管理机构设置图4.2各部门职责范围可靠性管理部门及有关的职能部门应承担的可靠性工作及责任如下: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8-31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可靠性管理办法(内部使用)JB/T51102-2000代替JB/T51102—942000-12-01实施可靠性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制造部门质检部门销售部门教育培训部门JB/T51102-200024.2.1可靠性管理部门a)提出全厂的可靠性工作计划、目标、措施、标准等;b)协调可靠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c)制定可靠性增长计划并组织实施;d)组织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审和技术攻关;e)综合各部门对产品反馈的信息,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建立数据库。4.2.2设计部门a)承担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和/或定型产品可靠性改进设计的任务;b)负责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包括零部件可靠性试验、整机可靠性改进验证试验等;c)对故障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参加技术攻关;d)参加可靠性设计评审。4.2.3制造部门a)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要求,制定制造工艺文件;b)对加工过程进行统计质量分析,严格执行工艺文件及工艺纪律;c)保证各种生产设备的精度和正常运行;d)参加可靠性设计评审及技术攻关。4.2.4质检部门a)制定对原材料、零件及成品的检验制度;b)对产品的加工质量进行检验;c)对外协厂进行质量保证体系认定,签定质量保证协议、对外协件、外购件进行检验,保证外协件及外购件质量;d)收集分析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及时向设计、制造部门反馈;e)参加可靠性设计评审及技术攻关。4.2.5销售部门a)按可靠性要求,搞好产品的储运保管工作;b)收集拖拉机在使用中的质量信息,对故障及“三包”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到有关部门;c)对用户及现场维修人员进行使用及维修培训;d)参加可靠性设计评审。4.2.6教育培训部门对在职人员进行可靠性知识的普及教育,对从事可靠性设计、试验、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进行重点培训,建立一支可靠性技术骨干队伍。5可靠性管理内容5.1可靠性计划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用户对产品可靠性的要求和工厂的发展规划,制定可靠性计划。该计划包括:JB/T51102-20003预期的可靠性目标;产品在研制、生产、使用各阶段的任务进度要求;保障条件及实施计划的组织措施等。5.2可靠性增长5.2.1按可靠性要求设计的产品,可靠性增长管理体系见图2。图2可靠性增长管理体系图5.2.2批量生产的老产品,可靠性增长步骤如下:a)摸清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包括台架和/或使用试验,产品使用调查等,参见JB/T51082);b)找出产品的薄弱环节;c)组织技术攻关,对产品进行改进;d)将改进措施落实到生产中去;e)建立产品可靠性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点;f)通过试验和使用,验证产品可靠性增长(改进措施的效果)。5.2.3新产品的可靠性增长步骤可参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3产品设计阶段的可靠性管理a)贯彻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有关可靠性标准、规范等;b)采用可靠性设计和其它新的设计技术或方法;c)新产品设计或老产品改进,都须经过整机可靠性试验,重要零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应先作可靠性试验,验证其可靠性水平;d)按JB/T51103拖拉机可靠性设计评审办法的规定进行设计评审。5.4产品制造阶段的可靠性管理5.4.1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规定,保证产品制造质量达到设计图样及技术条件的要求。5.4.2加强对外购件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协助供货方建立和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外购件及外协件的可靠性。产品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评审制造产品试验可靠性评价可靠性增长目标JB/T51102-200045.4.3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保证产品制造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管理等部门。5.5产品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5.5.1制造厂应根据产品的分布地区及保有量设置若干维修网点,健全保修制度,制定备件供应计划。5.5.2建立以销售部门为中心的用户服务和信息反馈系统。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信息,通过用户、维修服务人员、保修点等及时反馈到制造厂。a)维修服务人员或保修点,根据用户反馈信息,按表1规定项目登记,并按表2规定项目填报故障分析汇总表;b)制造厂的销售部门,每季度按拖拉机型号,分别统计出较高故障频次和较高保修费用的若干故障项目,按表3规定项目填写;c)销售部门定期将用户反馈信息,按产品种类分别汇总报厂可靠性管理部门。表1拖拉机故障登记表拖拉机型号及编号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用户姓名用户地址填写日期损坏件序号发生故障日期拖拉机累计工作时间h作业情况名称件号故障现象、原因排除故障方法排除故障费用元表2故障分布汇总表拖拉机型号填写日期损坏件名称损坏件件号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后果故障类别排除故障费用建议采取的措施及要求JB/T51102-20005表3高频率故障及高费用故障项目汇总表拖拉机型号填写日期保修期内序号损坏件名称损坏件件号平均使用时间h故障频次次/季平均排除故障费故障类别建议采取的措施5.5.3制造厂应对用户进行使用、维修培训和可靠性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拖拉机的使用可靠性,正确反馈产品的可靠性信息。JB/T51102-20006附录AA1在新产品研制阶段,为了达到新产品预期的可靠性目标,可用图A1所示的拖拉机可靠性增长曲线来监督管理。Ⅰ—样机鉴定;Ⅱ—小批生产;Ⅲ—批量生产图A1拖拉机可靠性增长曲线图A1.1样机鉴定样机鉴定前,应完成下述与可靠性工作有关的工作;a)试制样机的平均累积使用试验时间已达1500h,系列中的昀大机型至少有一台完成了拆机检测;b)完成了重要零部件的室内试验和应力试验;c)完成了设计修改和工艺、标准化的审查;d)试制样机使用试验的可靠性水平,应高于增长曲线规定的可靠性水平的60%。样机鉴定后,方可进行工装及专用设备的订货。A1.2小批生产小批生产前,应完成以下与可靠性有关的工作:a)室内试验和使用试验所发现的缺陷,已完成了改进设计,制造问题已经解决;b)拖拉机使用试验的时间至少累计达到10000h;c)拖拉机使用试验的可靠性水平,已超过可靠性增长曲线规定值的85%;d)完成了主要工装设备的制造。A1.3批量投产批量投产前,应完成以下与可靠性有关的工作:a)在小批量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产品缺陷,已由设计、制造等部门解决;b)小批量生产的样机,使用试验的时间已平均达到1000h,每个系列中至少有一台昀大机型于批(提示的附录)新产品的可靠性增长步骤JB/T51102-20007量投产前六周完成拆机检测;c)拖拉机使用试验的可靠性水平,应高于可靠性增长曲线规定值的90%。在投产后的12~18个月期间,通过对生产记录的总结,确定产品的改进提高计划,以确保可靠性继续增长,达到成熟产品的目标。JB/T51102-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可靠性管理办法(内部使用)JB/T51102-2000*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开本880×12301/16印张3/4字数16,0002000年10月第一版2000年10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定价15.00元编号2000-133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
本文标题:JBT 51102-2000 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可靠性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6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