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司地址: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左侧电梯四楼邮政编码:523850HTTP://:bz01@bz01.comTEL:0769-85092880FAX:0769-89026070社会态度管理观点当买菜的人都跑去买股票了,大盘看好还是看跌?手机通信是移动的,动感地带的么?为什么呢?周杰伦的动感地带广告周围的同学都在使用动感地带套餐案例:周杰伦代言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广告鲶鱼效应:引进鲶鱼是为了沙丁鱼鲜活本章主要内容1.社会态度及其改变2.印象形成与行为归因3.社会影响4.群体相互作用与个人行为第一节社会态度及其改变(一)、社会态度的概念社会态度的提法是从态度一词引发出来的。由于态度涉及到问题通常是社会性的,因此通常被称为社会态度。态度一词最早是指身体姿势或身体位置,意思为一个人的物理准备状态,后来演变为专指心理状态术语,特指对一个特定客体的反应准备。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以一定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一、社会态度的结构与形成(二)、社会态度的构成要素1、认知因素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意义、结果等。倾向性思维方式。2、情感因素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3、行动因素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选)态度的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是后天习得的2、态度的双向性态度具有特定的对象3、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协调的4、态度的恒常性态度是稳定的,一经形成不易改变5、态度的内隐性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选)态度的种类1、情感性态度由一次的情感反应的经验构成的稳定的态度2、理智性态度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判断产生的稳定的态度3、动作定向性态度对一个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产生的自然反应4、均衡的态度前三者力量相当的情况下产生的态度5、自我防御的态度由于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态度(选)态度的功能1、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过程:拉姆伯特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让一些英裔大学生与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个性特征。告知录音是10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但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当时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结果:(1)对同一个朗读者,当他以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2)法裔比英裔更高估计英语朗读者的特征。结论:一个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选)2、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态度是一种行为的倾向,通过态度就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同样,通过行为也可以获知人的态度。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形成新的行为改变旧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案例:由于速溶咖啡滞销,美国心理学家海尔对于速溶咖啡进行了一项研究。购物单1购物单21听发酵粉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1磅雀巢咖啡1.5磅碎牛肉2听桃子5磅土豆1听发酵粉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1磅新鲜咖啡1.5磅碎牛肉2听桃子5磅土豆这张购物单被分别出示给两组主妇去看,评判开出菜单的购物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看了购物单甲的主妇认为:该购物者是一个懒惰的,生活没有计划的人(48%),一个挥霍浪费的人(12%),她不是一个好主妇(10%)。看了购物单乙的主妇没有人将购物者指责为挥霍浪费者和坏主妇。案例:态度决定一切——新东方的俞敏洪“树草理论”所阐述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命运的主动抉择。也许美容美发业在一些人看来并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不是创业的最佳选择。俞敏洪希望创业者明白,创业没有高下之分,只要是合法的,适合自己的,都是好的创业项目。而创业者无论选择哪一个行业,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他的创业心态:是选择做一株卑微的草,还是做一棵参天的大树。俞敏洪的“树草理论”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第二种活着的方式——像树一样活着,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俞敏洪坚忍不拔的人生之路1993年前的冬天,俞敏洪顶着寒风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贴小广告,在一座漏风的违章建筑里,创办起了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2006年9月,新东方成功登陆美国纽约主板证券市场,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俞敏洪身价也在一夜之间飙升至2.42亿美元。从小到大,他从没得过第一名,高考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幸运考进北大。离开农村到北大上学后,又比较自卑,学习不好,普通话不好,容易受挫折……,在北大还生了一场病,休学一年,几乎被所有同学遗忘。除了天资,运气也很糟。毕业后留校任教,而周遭同学都纷纷出国深造,他开始被妻子责怪为“窝囊”。为了不窝囊,他开始发奋申请留学,倾尽囊中所有,终于申请到了资格,却没有拿到奖学金,以他当时的月收入,自费留学实属妄想。迫于无奈,又开始在外面讲课挣“外块”,结果很快被学校发现,给了行政处分,通告全校批评,最终俞敏洪离开了曾让他引以为豪的北大,前途和生命都陷入了暗无天日的地步。(选)3、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实验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结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选)4、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态度作为一种行为倾向,会预定人们的反应状况,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案例:马云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三)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态度的形成是指社会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1、社会态度形成的阶段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2、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欲望满足知识(信息)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其它因素3、社会态度形成要素经验的情绪后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需要的满足:一种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知识:知识缺乏,迷信盛行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参照群体:社会地位职业的参照系的影响文化因素:文化背景下的男女职业分工(一)态度的作用态度对认知的影响:比赛中球迷的对方态度态度对记忆的过滤作用:过滤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教徒教派尊严维护态度的激励作用:工人的工作效率的态度效益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二)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确定原则1.总态度预言总行为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三态度改变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态度背景下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一)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人们在面临态度改变压力中,优势反应不是改变态度,而是拒绝别人的影响。1.抗拒反应:2.心理惯性:3.保留面子:自我防卫策略进行态度的保护1.笼统拒绝:我根本不相信2.贬损来源:怀疑信息的源头的合理性3.歪曲信息:断章取义的解释信息4.论点辩驳:积极反驳对方(二)信息传达者对态度改变的影响1.传达者的威信:冒充名人进行演讲2.传达者立场:与听众立场一致相反3.传达者的目的指向:自然目的指向与强加4.传达者的吸引力:希特勒/林肯/明星广告5.信息倾向性:提供倾向性强的信息6.信息提供方式:背景信息的丰富程度案例:明星广告姚明代言中国人寿(三)态度改变的途径1.外部影响源对态度改变:专家明星广告2.过度理由效应与态度改变:行为自然转向更具有吸引力的刺激3.行为模式改变与新态度的形成:角色的改变与态度思考:2008奥运之后,刘翔代言的广告第二节印象形成与行为归因一印象形成二印象管理三行为归因一印象形成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将情境中的人和事物进行归类,在主观所形成的对有关人和事物的概念。形成印象是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进而明确客体及其对自己的意义,从而能够知道对于一定的客体应当作出什么反应。(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1.人的自然特征:性别,种族,外表吸引力2.人的社会特征:社会角色3.心理特征:按照社会评价意义对其评价4.行为定向:据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方向(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通常所说印象,实际是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获取信息的影响近因效应:最近一次获取信息的影响二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也可称为印象控制,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他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他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童年时期人的印象管理能力已经形成。其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2.抹煞了人们的行为自发性和独特性(二)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在特殊情境下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表现给他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以达到目的。1.逢迎:赞美别人,赞同别人的观点2.恐吓:抢劫的恐吓3.自我抬高:吹嘘,卖弄4.显示:故意放弃细小利益显示自己宽宏5.恳求:示弱案例:示弱三行为归因(一)什么是归因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或线索对人的内心状态或外部行为表现推测原因的过程。人是寻求有意义的动物,总希望使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引导。(二)归因的倾向1.本性归因,行为的内因: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努力程度等个人所具有的特征。2.情景归因,行为的外因:与事件或行为发生有关的外部条件。背景因素,机遇,其他人影响,工作难度,特异性,非人为的因素。3.综合归因,内因外因通常情况下,行为的原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维纳归因理论:能力,努力,运气,工作难度稳定性控制的位置内在的外在的稳定性不稳定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选)(三)归因原则人们通过检查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三个独立纬度的信息,去寻求行动原因。归因时需要的三种不同类型信息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2.共同性信息:对同一对象不同主体是否做相同反应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反应是否一致(四)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社会因素的作用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第三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一)从众概念从众是指个人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如:临时的特定情景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顺应风俗等案例: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
本文标题:社会态度管理观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8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