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從作業管理看品質摘錄至作業管理第一章OM的歷史發展年代1910年代19301950-60原則工具觀念產生者或發展者科學管理的原則時間研究和工作研究的觀念泰勒(美國)工業心理學動作研究Gilbreth夫婦(美國)移動式裝配線作業排程圖亨利.福特、甘特Gantt(美國)品質管制抽樣調查和統計圖表WalterShewhart,H.F.DodgeH.G.Romig(美國)霍桑研究工作抽查EltonMayo(美國)L.H.C.Tippett(英國)1940跨學門團隊以解決複雜的系統問題線性規劃之單純法作業研究群(英國)GeorgeB.Dantzig(美國)大量OR的工具模擬、等候線理論、決策理論、數學規劃、電腦軟硬體、PERT、CPM等專案排程技巧美國和西歐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原則工具觀念產生者或發展者大量的應用電腦排程、物料管理、預測、專案管理、MRP電腦製造商(IBM)Orlicky和Wight(美國)服務品質與生產力服務的大量生產麥當勞製造策略典範以製造為競爭武器哈佛企研所教授JIT、TQC和工廠自動化看板、防呆、CIM、FMS、CAD/CAM、robots豐田汽車的大野耐一(日本)戴明和朱蘭(美國)工程學門同步生產瓶頸分析、OPT、限制理論EliyahuM.Goldratt(以色列)TQM美國國家品質獎、ISO9000認證系列、品質機能展開、價值及同步工程、持續改善國家標準局、品質學會(美國)國際標準組織(歐洲)企業流程再造徹底改革MichaelHammer和顧問公司(美國)電子化企業網際網路美國政府、Netscape、Microsoft供應鏈管理SAP/R3,主從架構軟體SAP(德國)Oracle(美國)2000年代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Amazon,e-bay,AmericanOnline,YahooJIT與TQC•JIT–最早是由日本人所開發的–利用最少的庫存和零組件剛好及時進廠–達成高產能的一套整合的作業組合•全面品質管制–積極地削除不良品的成因生產策略典範•1970年代晚期和1980年代早期•哈佛企研所•一家工廠不可能在所有的評量指標中都表現傑出–低成本、高品質、設計上的高度彈性服務品質與生產力•如何生產大量標準化服務的參考標準–例如:麥當勞獨特的品質與生產力作業系統全面品質管理及品質認證•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戴明(EdwardDeming)–朱蘭(JosephM.Juran)–寇斯比(PhilipsCrosby)•1987年美國成立美國國家品質獎(BaldrigeNationalQualityAward)•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推動設立的ISO9000認證企業再造–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MichaelHammer•TQM所強調的漸進式改變•BPR追求革命性的改變–消除沒有附加價值的步驟,–電腦化剩下的工作供應鏈管理•透過一個整合的系統,來管理資訊流、物流及服務–從原物料供應商、到工廠、到倉儲、到顧客的整套服務–委外經營(outsourcing)–分眾生產(masscustomization)電子商務•網際網路(Internet)•業務以使用網際網路為主的企業•正在改變人們蒐集資料、購物及通訊的習慣•「e化作業」(E-ops)當代作業管理的議題•有效整合併購後的作業•發展彈性供應鏈以達成產品和服務的分眾生產•管理全球供應、生產、配銷網絡•加強供應的期貨化•成為「服務廠商」•提供良好服務
本文标题:从作榠管理看品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9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