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 注册安工程师培训资料:安全生产管理第一、二章
4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运用因果链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根据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制度事故预防措施。5一、安全生产P1(一)安全生产: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安全生产管理P1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内容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企业员工7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P2(一)事故:国际劳工组织:由工作引起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并导致致命或非致命的职业伤害。493号: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二)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8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停产经过一定时间方能排除或自身难以排除)。(三)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表示危险的程度:风险度R=f(F,C)F: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性9(四)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五)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六)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qQqQqQnn11221++⋅⋅⋅+≥10三、安全、本质安全p5(一)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是个相对的概念。安全生产: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是个相对概念S=1-D,互为补数S:安全性D:危险性11(二)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误操作或发生故障也不会造成事故。理解:¾内在的;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¾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在规划设计阶段而不是事后补偿¾两大功能: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预防12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3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P6大致可分4个阶段:(一)古代---被动适应(二)18世纪中叶---认识和发现(三)20世纪初至中期---相辅相成(四)20世纪末---社会责任: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标准规范等更加丰富和成熟,逐渐被企业接受。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引入,六七十年代吸收研究基本理论,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风险管理理论并尝试实践,20世纪末研究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1世纪初研究采用将风险管理融入安全生产管理。14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P7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管理规律。(研究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安全生产原则:在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确定的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原理与原则之间着内在的、逻辑对应的关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实践中的管理原则普遍意义指导意义15(一)系统原理P71、含义: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昀基本的原理。指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运用系统原理的4个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发展、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整合;(3)反馈原则: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16(二)人本原理p81、含义: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2、运用人本原理的3个原则:(1)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动力,包括物质、精神、信息三大动力;(2)能级原则: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3)激励原则: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7(三)预防原理P91、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2、运用预防原理的4个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后果可能不同;(2)因果关系原则:只要事故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3)3E原则:针对造成事故隐患的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可以采取三种对策,即工程技术、教育、法制(强制、管理)(4)本质安全化原则: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8(四)强制原理P91、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2、运用强制原理的2个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服从安全;(2)监督原则: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19(三)事故致因理论P9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历史悠久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广泛经典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概括抽象轨道交叉理论:时空交叉系统安全理论:量化深入20(三)事故致因理论P10研究事故发生规律的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奇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包括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2、博德理论:控制不足、基本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亡5个方面21(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P141、概述: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物能等,它们的意外释放都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坏第一类伤害: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例如:爆炸、碰撞;第二类伤害: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第二类伤害: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引起的。例如:中毒窒息、冻伤。例如:中毒窒息、冻伤。222、事故防范对策: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屏蔽措施:11种(四)轨迹交叉理论P171、理论的提出: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2、作用原理:(1)人的不安全因素:5种(2)物的不安全状态:5种23(五)系统安全理论: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昀小,使系统达到昀佳的安全程度。包括四个创新概念:(1)改变了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2)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应考虑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危险源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可能暂时未认识到,有的则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24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P21一、我国安全生产方针P211、重要性2、涵义P23安全第一,就是实行“安全优先”原则,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预防为主,就是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综合治理,就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25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P23以人为本、安全发展:3层含义1.是以人为本,必须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生命安全权益是昀大的权益。2.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26三、安全生产法律体系P24以《安全生产法》为龙头、包括几个层次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安全生产标准。四、安全生产政策措施:P25五、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六、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九、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27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P34一、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3个二、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3项(一)确定目标(二)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三)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四)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五)教育培训(六)生产设备设施管理28(七)作业安全(八)隐患排查和治理(九)重大危险源监控(十)职业健康(十一)应急救援(十二)事故管理(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9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P39一、安全文化的起源二、企业安全文化现状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一)安全文化的定义P41(二)安全文化的内涵(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8个30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P43(一)总体要求(二)基本要素:7个(三)推进与保障五、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P45(一)建立机构、(二)制定规划、(三)培训骨干、(四)宣传教育、(五)努力实践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P46(一)评价指标:11个(二)减分指标:3个(三)评价程序:9条31第三节重大危险源P48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2(一)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二)国内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8条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一)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二)评价:进行风险分析评价(三)监控和管理(四)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企业和政府(场内和场外)应急救援系统;(五)土地使用和厂矿选址安全规划(六)监督监察33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P53重大危险源公式:1、单一危化品:q/Q≥12、危化品为多品种:q1/Q1+q2/Q2+q3/Q3+……qN/QN≥1式中:q为每种危化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Q为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34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P54(一)划分评价单元(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见下页所示,其中:A--现实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生产单元的固有危险性,还同各种人为管理因素密切相关;B12--固有危险性:由生产物质的危险性和工艺的危险性决定;B2K--危险性抵消因子: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良好的人员素质以及工艺、设备、建筑、容器的防范设施能够抵消单元内的危险性;3536(三)数学模型A={∑∑(B111)IWIJ(B112)j}×B12×∏(1-B2k)A为现实危险性,B1K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值,B2K为危险性抵消因子。(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7大类(五
本文标题:注册安工程师培训资料:安全生产管理第一、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11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