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期末复习
目录一、简答题(3道)...........................................................................................................................................21.期望效用与风险态度(需要计算和判断)....................................................................................22.由显示偏好判断消费行为是否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消费者是否理性)........................83.举例说明正负外部性(消费或生产)..........................................................................................10二、计算题(5选3,3必做,1和2选一个,4和5选一个)....................................................131.禀赋收入效应、普通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32.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换和等价变换.................................................................................183.税收和补贴对均衡的影响,税收或补贴的归宿.......................................................................214.古诺模型、卡特尔及囚徒困境博弈..............................................................................................255.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27三、分析题(2选1,一道大题一道小题)...........................................................................................30差别定价(价格歧视).........................................................................................................................30两部收费制:案例分析题,企业如何运用两部收费制(垄断PPT43页).......................36一、简答题(3道)1.期望效用与风险态度(需要计算和判断)引入(1)期望效用的概念期望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假设𝜋𝑎表示结果a发生的概率,𝜋𝑛𝑎表示结果na发生的概率,𝑐𝑎表示结果a发生时的消费,𝑐𝑛𝑎表示结果na发生时的消费,则期望效用𝐸𝑈=𝜋𝑎𝑈(𝑐𝑎)+𝜋𝑛𝑎𝑈(𝑐𝑛𝑎)期望效用函数的特点①状态独立性(人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做出的选择,将独立于他们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下做出的选择)②状态可加性③概率加权(因为效用与概率相关,赋予小概率事件更小的权重)*注意:期望效用仅仅是对个人偏好的一种假设,它是可以被推翻的(当人们考虑在两种东西中进行选择时,他们拥有的第三件东西的数量会影响其选择。比如咖啡和茶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少冰激凌)(2)根据效用函数判断风险态度①风险厌恶(更偏好财富的期望值而不是赌博本身)凹函数(凹向原点)u(12×15+12×5)=u(10)12u(15)+12u(5)②风险偏好(更偏好的是财富的随机分布而不是财富的期望值)凸函数(凸向原点)u(12×15+12×5)=u(10)12u(15)+12u(5)效用函数是严格凸的,风险偏好效用函数是严格凹的,风险厌恶效用函数是一条直线,风险中性定理:一个投资者是(严格)风险厌恶的,其充要条件是他的确定性效用函数u()是(严格)凹函数。(3)期望效用和期望值效用(4)利用保险降低不确定性总结:降低风险的方法有:保险投资分散化可以在不降低期望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资产多样化家庭成员从事不同的职业互助风险分摊和共同保险(5)课后习题2.由显示偏好判断消费行为是否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消费者是否理性)注意:显示偏好与偏好概念的不同如果说X受到偏好,表示X的次序排在Y的前面X是Y的显示偏好则说明在本可以选择Y的时候选择了X假设在观察消费者行为的时期里,他的偏好是稳定的、保持不变的。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性的。偏好是单调的。保证消费者均衡时存在惟一的消费束。基本思想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上世纪30-50年代发展了被称之为显示偏好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所作出的选择暴露了或显现了他的内在偏好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显示偏好弱公理的定义:如果消费束(x1,x2)被直接显示偏好于消费束(y1,y2),且(x1,x2)和(y1,y2)不同,那么(y1,y2)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另外两种表述:•如果消费者在价格P时购买商品束X,此时他也有能力购买Y;那么他在价格q时购买商品束Y,表明他此时无力购买商品束X。•只要P1x1+P2x2=P1y1+P2y2就不可能q1y1+q2y2=q1x1+q2x2显示偏好弱公理的应用: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如果消费者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那么,消费者的行为不可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例一消费者有如下选择:•价格(p1,p2)=($2,$2)时,选择(x1,x2)=(10,1)•价格(p1,p2)=($2,$1)时,选择(x1,x2)=(5,5)•价格(p1,p2)=($1,$2)时,选择(x1,x2)=(5,4)消费束123价格/数量10,15,55,42,22*10+2*12*5+2*52*5+2*42,12*10+1*12*5+1*52*5+1*41,21*10+1*11*5+2*51*5+2*4消费束123价格/数量10,15,55,42,22220182,12115141,2121513标黄实际选择标红预算范围内本能买得起第一行:12,13第二行:23互相矛盾不符合显示偏好弱公理第三行:31例二已知:逃犯A在逃前,每周消费20L啤酒和10kg香肠。当时啤酒每升1英镑,香肠每公斤1英镑嫌疑人B:每周消费5L啤酒和20kg香肠。那时啤酒每升1加元,香肠每公斤2加元嫌疑人C:每周消费10L啤酒和5kg香肠。那时啤酒每升2法郎,香肠每公斤2法郎嫌疑人D:每周消费30L啤酒和5kg香肠。那时啤酒每升1马克,香肠每公斤2马克问题:1.萨缪尔森说,除非史蒂文森改变了他的偏好,不然我敢断定三人中一个不必再受怀疑。他是谁?A和B的显示偏好矛盾,所以排除B2.逃犯自愿潜往某地,他那里的处境一定比以前要好。因此他肯定在?A原本买不起组合4,但是D可以买得起,说明A去了D所在的地方后处境变好了,所以逃犯A是嫌疑人D3.举例说明正负外部性(消费或生产)外部性:当一个经济从事的经济活动影响第三方的福利,但没有支付报酬或得不到报酬时就产生外部性。外部性引起市场无效率,最终不能使福利最大化。负外部性:如果对第三方的影响是不利的,这种外部性称为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如果对第三方的影响是有利的,这种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比如汽车尾气,抽烟就是负外部性,注射甲流疫苗,保护文物古迹是正外部性。2010520105305逃犯A1112,3嫌疑人B1221,3,4嫌疑人C22嫌疑人D1241,3组合1组合2组合3组合4显示偏好15354045203020407040604045503025如果B在“包含A的预算线”的左下方,则A是B的显示偏好举例子:生产的负外部性——造纸厂排污如果造纸厂排放污染(负外部性),生产纸的社会成本大于纸张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对于生产一单位的纸,其社会成本包括生产者承担的私人成本和对第三方造成的污染成本。表现:社会最优量低于市场均衡数量。解决办法:对于负外部性,政府通过向生产者征税可以使外部性内在化,这样可以减少均衡数量以达到社会最优量。生产中的正外部性——技术溢出效应和农夫与果园如果对第三方的影响是有利的,就认为存在正外部性。此时,生产的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举例,技术溢出效应(technologyspillover)是一种正外部性,企业的创新和设计不仅有利于企业本身,还提高了社会的技术存量,有利于整个社会。表现:社会最优量大于市场均衡数量,市场量少于社会希望的需求量。社会生产成本小于生产者成本。解决:政府通过补贴(subsidies)的方式达到使正的外部性内在化的目的。总结:税收是将负外部性内在化的基本工具。补贴是将正外部性内在化的基本工具。农夫与果园为了利用外部性,让农夫再养个蜂。是双向外部性,解决农夫同时种树+养蜂,外向收益一体化。蜜蜂要酿蜜,离不开花粉,也就是说果园对养蜂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相反,果子花开后要结果,离不开蜜蜂传授花粉,这时,养蜂对果园具有外部经济效果。当然,这两者给对方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大小是不一定相等的。如果两者正好相等,就说明外部经济效果相互抵消。如果两者不相等,说明有的经济主体从中占了便宜,有的经济主体从中吃亏了。消费的正负外部性——负:买烟正:大家都想再教育总结正外部性:对生产来说,使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导致产量社会希望的量,可通过补贴来解决对消费来说,使私人价值社会价值,导致产量社会希望的量,可通过补贴来解决负外部性:对生产来说,使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导致产量社会希望的量,可通过征税来解决对消费来说,使私人价值社会价值,导致产量社会希望的量,可通过征税来解决私人解决方式: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比如吸烟场合挂牌子慈善行为将不同类型经营结合在一起(一体化):农夫养蜂种果利益各方签订合同:私人之间达成协议社会福利损失社会福利损失二、计算题(5选3,3必做,1和2选一个,4和5选一个)1.禀赋收入效应、普通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价格变了,但初始选择仍消费的起(原购买力不变)的预算线普通收入:价格变了,最初收入保持不变的预算线*禀赋收入效应、普通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需求量的变化值必要的话可以参考书上P94,P113-115题目:假设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函数是𝑥1(𝑝,𝑚)=10+𝑚10𝑝1.最初,他有40单位的牛奶作为初始禀赋,牛奶价格是3美元/单位,如果现在牛奶涨价到4美元/单位,求替代、普通收入、禀赋收入效应。YTY练习一:若南开大学一名典型的本科生一个月的消费预算是1200元,分别用在伙食和其他支出上,伙食的单价是20,其他的单价是20。效用函数为U=XY。可求出均衡时的X=30,Y=30。现在食堂饭菜价格上涨,伙食的单价变为24,如果维持原来的消费不变,伙食费就要增加30*(24-20)=120元。因此,该生父母决定给他每月的预算增加120元。(1)请问这名本科生的状况是得到了改善还是恶化了?(2)如果福利改善了,该生父母只需增加多少生活费?(1)∵U=XY∴均衡需求为𝑋1=𝑚2𝑃1,𝑋2=𝑚2𝑃2X=1200/(2*20)=30Y=1200/(2*20)=30U=XY=900X’=1320/(2*24)=27.5
本文标题:中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期末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15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