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赤壁赋(时间:40分钟满分:65分)一、文言基础专练(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任意东西.D.顺流而东.也解析:选A例句与A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游于.赤壁之下②徘徊于.斗牛之间B.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②今齐地方.千里C.①驾一叶之.扁舟②耳得之.而为声D.①何为其然.也②苏子愀然.解析:选AA项中“于”,均为介词“在”。B项中“方”,①当……的时候;②方圆。C项中“之”,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代指清风。D项中“然”,①代词,这样;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例句:望美人..兮天一方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B.凌万顷之茫然..C.徘徊于斗牛..之间D.俯察品类..之盛解析:选A例句“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A项,古今意义相同;B项,“茫然”义为辽阔的样子;C项,“斗牛”义为星宿名,斗宿和牛宿;D项,“品类”义为万物。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而又何羡乎?B.而今安在哉?C.何为其然也?D.固一世之雄也。解析:选DA、B、C三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判断句。5.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④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④⑥/③②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⑥/②④⑤2解析:选C①②③表并列,④⑤⑥表转折,只有C项符合这一特征。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本文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解析:选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的诗。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分)译文:(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2分)译文:参考答案:(1)假若从它的变化的方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瞬间都没有停止变化。(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语句是“,”。(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3)《赤壁赋》中,“,”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4)《赤壁赋》中,“,”两句,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答案:(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9.文化常识填空。(6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朝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散文方面,他与并称“欧苏”;诗方面,他和黄庭坚并称“”;词方面,他开创了一派,和并称“苏辛”。答案:东坡居士北宋欧阳修苏黄豪放辛弃疾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解释为过了一会儿。2.“如.此良夜何.”中“如……何”解释为怎样对待……。3.“今者薄.暮”中的“薄”解释为迫,逼近。4.“顾安所...得酒乎”中“顾”解释为但是,可是,“安所”解释为何所,哪里。5.“谋诸.妇”中的“诸”相当于“之于”。“谋诸妇”翻译为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6.“俯冯夷..之幽.宫”中的“冯pínɡ夷”解释为水神,“幽”解释为深。7.“划.然长啸”中的“划”解释为裂,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8.“反.而登舟,放.乎中流”中的“反”同“返”,解释为返回;“放”解释为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9.“俛.而不答”中的“俛”同“俯”,解释为低头。[精读设计]410.“过我”解释为从我这里经过。11.“道士顾.笑”中的“顾”解释为回头看。12.“予亦惊寤.”中的“寤”解释为觉,醒。[仿真考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B.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C.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D.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解析:选D表示时间的词语“须臾”后停顿,“曰”后停顿,主语前面该停顿,如“予亦就睡”的前面。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侧重写景,借景抒情。B.“望”是古代农历的每月的十五日,农历十六日为“既望”;每月第一日为“朔”,最后一天为“晦”。C.“斗”是一种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也指一种盛酒的器具。本课中指“容量单位”。D.“户”在古代既指窗户,也指门;而现在的“户”仅指窗户,词义范围缩小。解析:选D古代的“户”多指单扇门。一扇为户,两扇为门。有时泛指门。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地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解析:选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5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分)译文:(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5分)译文:参考答案:(1)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2)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船边飞过的,不就是你吗?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不过,去哪里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忽然长啸一声,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暗暗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掠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是谁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船边飞过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6三、语言表达专练(10分)14.苏轼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的一世之雄,请你通过想象对这两句话进行扩展描写。要求:①描写出曹操的英雄气概;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60个字。(4分)答:参考答案:长江如万马奔腾,滚滚东去。曹操面对大江,斟满美酒,屹立船头。前方,吴军水寨星火点点;身后,魏国战舰巍然林立。江风狂卷,战袍翻动,曹操手持长矛,朗声高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5.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仿写三个句子,填写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使语段文字上下内容和谐,语意连贯。(6分)苏东坡的黄州经历,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寂灭后的涅槃,成熟于①,这种成熟是一块淘去了浮沙后露出的磐石,是一棵刮走了枯叶后独立的老树;是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②;是一份无须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是③。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上下文意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要注意对词句的打磨,答案要有文采。参考答案:①一次苦难后的更生②一声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③一种停止向周围申诉求苦的大气7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赤壁赋(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26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