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核心·易错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2)氢氧化钠和生石灰加水搅拌后液体温度都会升高,二者原理相同()(3)物质溶解时都会放出热量()(4)用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5)用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核心知识]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易错点拨]乳化与溶解不同,溶解形成的是溶液,而乳化作用形成的是乳浊液。1.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乳浊液的是()A.少量酒精放入水中后振荡B.少量氢氧化钠放入水中后振荡C.少量汽油放入水中后振荡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2017·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自来水清洗内壁附着食盐的试管D.用盐酸清洗内壁附着铜的试管3.肥皂和洗衣粉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肥皂可除去手上的油污,其原因是肥皂可与油污反应B.用手抓一把洗衣粉放入水中,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与水反应放出热量C.用肥皂和洗衣粉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原理是乳化D.洗衣服时,如果水的硬度较大,最好选择用肥皂洗涤4.2018·绵阳阳刚同学想要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食盐5.夏日里如果你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硝酸铵C.蔗糖D.氢氧化钠6.2017·邵阳如图7-1-3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图7-1-3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食盐7.图7-1-4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图7-1-4A.硝酸铵B.食盐C.蔗糖D.生石灰8.如图7-1-5所示,瓶中X为固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插入水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的是()图7-1-5ABCDXZnNaClCaONaOHYH2SO4H2OH2OH2O9.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不能够鉴别出来的是()A.CaCO3MgCl2B.CuSO4CaSO4C.MnO2CuOD.NH4NO3NaCl10.小刚分别使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冷水清洗;②热水清洗;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清洗;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清洗。(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______(填序号)。(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_______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下列选项填空。A.反应B.溶解C.乳化D.过滤①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______作用。②小刚认为汽油、氢氧化钠也能去除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其中汽油可以________油污,而氢氧化钠能与油污_________。11.2017·内江改编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Ⅱ.[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3)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热量。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7-1-6中甲、乙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在图乙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图7-1-6Ⅴ.[实验结论](1)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2)图乙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________。Ⅵ.[拓展实验]按照图丙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_______(填序号)。①CaO②NH4NO3固体③浓硫酸Ⅶ.[反思交流](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_______(填“>”“<”或“=”,下同)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________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2)在图乙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如图7-1-7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图7-1-7(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______而增强。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答案速查[核心·易错](1)√(2)×(3)×(4)×(5)×[应考能力提升练]1.C2.D3.C4.A5.B6.B7.D8.B9.C10.(1)④(2)高温度越高,乳化效果越好(表述合理即可)(3)①C②BA11.Ⅴ.(1)降低(2)升高Ⅵ.低于②Ⅶ.(1)<=(2)物质b的溶解已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继续溶解放热[初高衔接拓展练]12.(1)减小(2)吸收(3)降低典题讲评[应考能力提升练]1.[解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固体不溶于水,所以得到的是悬浊液。汽油是液体,且不溶于水,振荡后可得到乳浊液。5.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氯化铵等;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常考查的还有浓硫酸稀释放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金属和酸反应放热等。蔗糖、食盐等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现象。6.[解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其燃烧。7.[解析]固体和水接触使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说明固体溶于水或和水反应时放出热量。8.[解析]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现象,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常与气压的变化联系起来命题。气体的体积受热膨胀,遇冷收缩,通过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来判断物质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或者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判断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9.[解析]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镁易溶于水,加水可以鉴别;硫酸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硫酸钙微溶于水溶液为无色,加水可以鉴别;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水鉴别;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现象,可以用水鉴别。11.[解析]Ⅴ.(1)加入物质a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温度降低。(2)未沸腾的水中加入物质b后突然沸腾,说明物质b溶解时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Ⅵ.若物质c为NaOH,将其加入试管内的水中,溶液温度升高,广口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加入的物质溶解于水时吸热,应为NH4NO3固体。Ⅶ.(1)若物质溶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则总体表现为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温度降低;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则总体表现为不吸热也不放热,溶液温度不变。(2)当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说明此时物质b的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加入物质b,物质b不再溶解,也不再放热,此时将观察不到沸腾现象。[初高衔接拓展练]12.[解析](1)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减小。(2)NH4NO3溶于水,左侧玻璃管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温度降低。(3)在同样降温的情况下,因为降温而产生的液柱上升应该是一样的,而现在右侧玻璃管液面比左侧玻璃管液面上升得多,说明低温时活性炭吸附能力更强。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1 第2课时 乳化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29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