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2019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诺贝尔教案设计 苏教版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21.诺贝尔【教学分析】本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是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介绍了瑞典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一生,重点突出了诺贝尔在炸药方面的重大成就和他将大部分遗产捐献出来设立了诺贝尔奖金的事,赞扬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与痛苦,但热爱科学、关爱人类、锲而不舍、百折不饶、持之以恒、志向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共十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二自然段概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第二部分是第三至九自然段,着重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第十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了诺贝尔奖,从而与前文呼应。【学情分析】诺贝尔这个人物和他所做的事件,因为是外国的,而且与学生们的生活不常接触,与学生可能有很大的距离,很可能他们只是好像在听一个故事似的游离其外,这就需要老师用图片、影像等资料,架起他们的兴趣桥,让学生们能够感兴趣去走进诺贝尔、了解诺贝尔。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本课是一个人物传记的故事,有很多扩展知识,这些都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有效收集信息能力,而且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了解。【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感受文中所传递的无私奉献、持之以恒、志存高远、舍生忘死的精神。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把握文章所要讲述的内容,同时扫清生字词障碍。再读课文时,则重点品味其中的重点句段,比如以八至九段为范例,学生们要品读好这两段,读时耳中有声,脑中有画面,可以提问学生,说说你耳朵仿佛听到了什么,把他说出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2.学会本文八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以投入他的整个生命为主线,围绕课文三至九自然段体会诺贝尔在发明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弃而不舍的精神。2【教学难点】结合语境,设身处地走进诺贝尔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八至十自然段。【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收集诺贝尔的相关资料,比如图片,影像。老师:准备课件,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2.检查预习学生了解的大概。3.品读课文,感悟精神。4.总结课文,升华情感。5.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图片)课件播放诺贝尔照片和诺贝尔获奖者图片,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诺贝尔奖吧!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成就一道永远的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通过观看诺贝尔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加强学生对诺贝尔的认识,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3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费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诺贝尔(板书课文题目)二、检查预习、了解梗概。检查预习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2.请几位学生领读生字词。3.请学生尝试根据上述词语用较简洁语言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读句子。2.几位同学领读生字词: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性盛会、铁锤、砸石头、劈山筑路、炸死,残废、毫不气馁,实验室、爆炸,满身鲜血、逝世、遗嘱。3.学生交流:诺贝尔小时候看到工人们用铁锤砸石头劈山筑路,想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把大山劈开,后来她与父亲弟弟一起研究炸药,虽然弟弟被炸死,父亲残废,但她毫不气馁,最后在实验室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满身鲜血的诺贝尔终于成功1.通读全文,扫清生字词障碍。2.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4了,诺贝尔逝世留下遗产,用以奖励后人。三、品读课文、感悟精神。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诺贝尔对科学追求的永不满足。在永不满足的奋斗中,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怎样的代价,他究竟凭什么获得了成功,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画出打动你的句子,认真品味诺贝尔的永不言败,绝不气馁的宝贵品质。同学们画出的句子:(1)1864年的六月三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无气馁。(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秋天终于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3)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的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他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1.透过对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舍生忘死,持之以恒的精神。2.通过学生品读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思考,让学生的切身感受位于文本的具体词句中,这样“以语悟情”“以情托境”,学生的“感悟”也就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四、总结全文。为了科学,诺贝尔投入了他整个生命,但他给于人类的激发同学们内心的情感,感受英雄的力量。5又何止是他的生命。诺贝尔的生命结束了,但他对人类的贡献永远不会结束,今天一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奖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奖!(出示开头图片)谁作出杰出贡献,谁就能获得这项至上的荣誉,但这位科学巨人自己呢,却认为自己不应该得到任何荣誉,甚至墓碑上也没有只言片语,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全世界人们每年用最隆重的方式纪念他。同学们,岁月的长河会带走很多,但让我们永远铭记他——诺贝尔,记住他杰出的成就,记住他的伟大精神。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确立一个主题一个人或小组进行研究,大家主要研究的题目有:诺贝尔的一生;同学们任选一个主题进行研究。这里同学们通过分组收集图片,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增长更多课外知识,更加深入的对本课的了6诺贝尔的家庭;诺贝尔的发明;诺贝尔的奖学金。解。六、板书设计。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四个过程:1.发明液体炸药2.发明固体炸药3.发明雷管4.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诺贝尔身上的精神:志存高远,百折不饶,持之以恒,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七、教学反思。1.让学生简介文章内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详细地描述向言简意赅地概括的过渡。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提炼、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走一个来回。2.注意精心安排精读环节。比如:找出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说说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设问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精读第八至九自然段时,说说读后感,通过通读八至九自然段,学生们感受到巨大的爆炸声、成功的欢呼声、人们的惊讶声、导火线燃烧的嘶嘶声以及想像到火星慢慢接近他的双眼,她冲出实验室大喊成功,实验室爆炸这些令人震撼的场面,再补充一些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此执着与追求舍生忘死的精神的体会。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即整体感知——品味关键词——想象画面——补充资料——体会情感——感情朗读六个环节层层深入,或同学发言,补充提升。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诺贝尔教案设计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3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