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3.古诗两首【教材分析】这是第七册的第三篇课文,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第一首《望洞庭》选择的是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第二首《峨眉山月歌》描写的是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学情分析】由于四年级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还没有形成,注意力不能稳定持久,具体形象思维为其主要思维特点,学习还以近期娱乐目标为主,缺乏理性思考。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教学中我以合作学习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手、脑、口并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主动参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定出《望洞庭》一诗中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反复诵读中逐步领悟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流露的情思,达到熟读成诵。2【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逐步领悟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流露的情思。【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准备课文录音。学生:课前预习。【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讨论探究,角色表演,小节质疑,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望洞庭》,学习《峨眉山月歌》,精读诗句,想象画面,总结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有关知识?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2.简介刘禹锡。1.举手作答老师的问题。2.指名作答。如何导入把握好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先从自然景色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来学习课文。二、整体感知。赏读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你读懂了哪些词语?1.小组讨论问题,回答问题2.通过课件学习词语的意思。3.结合刚才小组3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相:相互。和:和谐、协调。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3.播放课件,体会词语的意境。4.指导说第一句的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讨论及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4镜。)读好本句。5.谁能试着美美的把这两句诗读好?用同样的办法学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2.指导说后两句诗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三、讨论探究。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自己的话说说。听配乐朗诵,回答问题。四、角色表演。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这眼前的美景,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问题。5五、小结质疑。1.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懂的?2.再播放画面,感受洞庭美景。1.提出疑惑的地方。2.看课件,感受大自然的美。六、布置作业。1.背诵《望洞庭》,讲述诗的意思,有兴趣的可以画一画;2.搜集有关刘禹锡的诗。七、板书设计。望洞庭两相和镜未磨遥望白银盘青螺八、教学反思。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所以教材才把这两首放在了一起学习。《望洞庭》是刘禹锡在看了洞庭湖的美景有感而发。我通过让学生边读边对照课文插图去理解,然后把不理解的提出来,也可以把理解的说一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只是有一句大部分同学不太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我从古时候的镜子说起,他们明白了铜镜,自然而然联想到湖面和铜镜的共同点。在体会诗意上,还不能深入到诗中去。所以在学生基本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进一步理解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由于第一次带四年级,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看来,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6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5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