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宋]翁卷乡村四月景人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④蚕桑又插田。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蹄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④蚕桑又插田。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情乡村四月江南农村初夏美景紧张繁忙的劳动景象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④蚕桑又插田。别出心裁——悟意境1.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给这首诗1、2句配一幅画,你准备用上哪些色彩来画?并说出你的理由。如:我准备用()画,因为……2.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如果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交响曲,你能听到哪些?如:我仿佛听到的声音是:3.四月到了,乡村的农民们在地头又忙开了,他们的忙是为了什么?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4.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吗?他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浓缩乡村画——提升情感1.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感受秀丽的田园风光。2.背诵《乡村四月》。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提问导入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白天除草搓麻线各人有自己的活干不懂得,不会做,从事靠近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勤劳不怕苦可爱爱劳动天真好学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这里再提供两首田园诗让大家欣赏学习。夏时田园杂兴范成大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词】《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词人简介】同学们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自由读词】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景物: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注释】不须:不必。归:回去,回家。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鳜鱼:俗称“花鱼”“桂鱼”。箬笠:用竹篾、箬叶编成的斗笠。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译文】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词句赏析】“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词句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盛开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词赏析】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布置作业】1.背诵《渔歌子》。2.同学们动手给这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组 21 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6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