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2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共11小题)1.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D.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2.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3.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酒精的凝固点应是117℃B.328℃的铅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C.﹣39℃的水银可能是固液共存态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4.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是()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2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5.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是50℃B.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点是50℃C.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6.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7.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如图所示,它的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A.内能不断增大B.内能不断减小C.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热,后吸热8.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规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3A.需要用到温度计和秒表两种测量仪器B.冰熔化时,温度计液柱不动了,是因为冰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C.熔化前冰升温快,熔化后水升温慢,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冰还会继续熔化,因为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9.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10.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B.4C.D.11.如图所示,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12.海波凝固时要热量,它的温度上升。(选填“一定不”或“不一定”)13.水是生命之源,它是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14.A、B两种物质的凝固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判断出是晶体(选填“A”或“B”),并且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晶体凝固需要的时间为min,该晶体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它需要不断的热,同时温度(选填“下降”或“不变”),图象表明该晶体的凝固点为℃。15.下列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橡胶、玻璃、水晶、塑料、沥青油脂等,其中属于晶体的5是。16.如图所示为装修工人经常会用到的热熔胶枪,胶枪使用时将固体胶棒送入枪管,通电加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胶水被挤出,此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胶水在常温下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从而起到粘合的作用。17.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记录不同时刻待测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液”、“固”或“固液共存”)。6(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2熔化和凝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土地干涸是蒸发造成的,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D、“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在六个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3)凝固的条件: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解答】解:AB、“冰花”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不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正确;C、水的凝固点为0℃,气温低于或等于0℃,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凝固,“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不一定为0℃,可以低于0℃,故C错误;D、“冰花”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升华吸热,故D错误。故选:B。3.【分析】(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2)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7(3)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为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4)低于凝固点温度是固态,高于凝固点温度是液态。【解答】解: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酒精的熔点是﹣117℃,酒精的凝固点也是﹣117℃,故A错误;B、铅的熔点是328℃.到达熔点,继续吸热会熔化,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故B错误;C、水银的熔点是﹣39℃,处于熔点时可能为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气温接近﹣50℃时。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是固态,故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故D错误。故选:C。4.【分析】(1)晶体物质中混有杂质时,其熔点和凝固点都会降低;(2)物质在熔化和溶解是都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该实验有如下几种可能:(1)在冰中撒一些食盐,冰的凝固点降低,碎冰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冰本身的温度低于0℃;(2)食盐溶解变成盐水的过程中是需要吸收能量以克服溶质分子间的引力,所以是吸收热量的,导致温度降低;(3)温度计的示数不准等。故选:B。5.【分析】①要分清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熔化图象温度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凝固图象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②在熔化过程要吸热,相反在凝固过程需要放热。若在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是晶体;否则为非晶体。③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解答】解:AB、从图象上看,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凝固点为50℃,故A正确,B错误。C、AB段还没有凝固,物质应是液态,故C错误;8D、BC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D错误。故选:A。6.【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水凝固时,体积膨胀;(2)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3)将食品冷冻后,温度低防止细菌滋生;(4)固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解答】解:A、冬天将水箱中水放掉防止水结冰,体积膨胀,涨破水箱,是防止凝固造成危害的,符合题意。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此过程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利用凝固,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食物温度低,防止细菌滋生,有利于食品保鲜,不符合题意。D、高热病人利用冰熔化吸收热量,使高热病人温度降低,防止引发其它疾病,是利用熔化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7.【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物质在熔点时,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这种晶体的熔点为55℃,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综上所述,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是因为这种物质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的缘故,只有C选项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98.【分析】(1)在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冰在熔化的时候,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冰是晶体;(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相同质量的冰和水在吸热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冰升温快,水升温慢;(4)冰的熔点是0℃,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冰还会继续熔化,因为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解答】解:A、在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故A正确;B、冰在熔化的时候,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冰是晶体,故B错误;C、由于冰和水的质量相同,又是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故C正确;D、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冰还会继续熔化,因为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故D正确。故选:B。9.【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熔化过程中出现一段温度恒定的时间段,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根据常识可判断该物体是晶体。(2)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属于物体的熔化过程。根据图象进行判断熔化时间。(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解答】解:AB、由图知,冰从第2到5分钟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0℃,故A错误,B正确;C、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2min=3min,故C错误;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10.【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10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解答】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符合题意;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解答】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2.【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11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处于固液混合态。【解答】解:海波是晶体,晶体的凝固过程放热,内能减小,但温度不变。故答案为:放出;一定不。13.【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熔化和凝固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7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