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城市生态工程基础巩固1贵州省某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该生态系统()A.“稻—萍—鱼”体现了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B.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D.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系统内信息的传递解析:该立体农业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稻最上,中间是萍,鱼在最下;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弃耕后的稻田不能发生初生演替,进行的是次生演替,所以A、B、C三项错误。答案:D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产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B.果园内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D.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解析: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除捕食之外,还有竞争关系。答案:C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居民区附近公路的两旁安装隔音墙B.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建设高架道路解析:建设高架道路,不能降低噪声。答案:D能力提升4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某城市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2)从对资源的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3)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2解析:(1)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是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2)从对资源的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和能量。(3)甲烷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甲烷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在日常生活中,应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以便于回收利用。答案:(1)分解者(2)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物质,减少环境污染(3)甲烷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4)将生活垃圾分类包装综合应用5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进行调控。解析:人工养殖池塘中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少,受人的控制作用明显,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高。题图装置设置生态塘、潜流湿地的作用是处理从养殖塘流来的水,有效净化水体中N、P的含量。前一池塘的上层水中含有较高的溶氧量,同时可以将其残留的饵料流向下一养殖塘,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串联的养殖塘不宜过多,过多会导致后面的养殖塘中N、P含量太高,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示装置中补水和排水的作用是及时交换装置中的水,调节水体中的N、P含量。答案:(1)高正反馈(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净化作用(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5)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3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 生态工程 1.3 城市生态工程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9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