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汉魏晋诗三首(时间:40分钟满分:64分)一、基础知识专练(14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迢迢..(遥远的样子)零.如雨(稀少)俗韵.(性格)狗吠.(叫)B.擢.素手(举起)枉.用相存(屈就)子衿.(衣领)羁.鸟(束缚)C.几许..(多少)但.为君故(可是)守拙..(守旧)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D.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慨当.以慷(当然)桑树颠.(高处)樊笼..(比喻仕途)解析:选BA项,零:落下。C项,但:只;守拙:安守本分。D项,当:补足音节,无义。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相去.复几许②一去.三十年B.①何以.解忧②以.我贿迁C.①脉脉不得.语②复得.返自然D.①少无适.俗韵②始适.还家门解析:选CA项“去”,距离;离开。B项“以”,介词,用;介词,把。C项“得”,能够。D项“适”,适合;女子出嫁。3.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解析:选D两句诗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归园田居》中以飞鸟作喻表现诗人思归田园的诗句是“”。(2)《归园田居》中“,”两句写出了堂前屋后绿树成荫的2景象。(3)曹操《短歌行》中运用了典故,表达作者虚怀若谷,招揽天下贤才的名句是“,”。答案:(1)羁鸟恋旧林(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阅读理解专练(3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3分)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解析:选C“尘杂”指的是世俗琐事,而非尘土杂物。6.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B.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解析:选D全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7.既然作者“性本爱丘山”,他为何又要出仕?(3分)3答:解析:陶渊明一生多次做官又多次辞官,这和家庭环境与他所受的儒家思想有关。他有“大济苍生”的抱负,所以虽“性本爱丘山”却一再出仕。但是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最终选择归隐山林。参考答案:受家庭环境与儒家思想的影响。8.《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都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两篇文章都是学生学习过的,都是陶渊明的作品。二者的相同点比较明显,所写的农村生活场景的特点相似。两篇文章不同之处在于写作的目的,需要学生调动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参考答案:异:《桃花源记》中的场景是作者虚构的,是作者理想中的农村生活。而《归园田居》中的农村生活场景是作者摆脱尘网之后所处的真实世界,体现的是作者解脱、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所写农村生活场景都具有朴素、淡雅、宁静、闲适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11分)杂诗(其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9.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李花开灿烂,耀人眼目。B.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举止。C.五、六句说世俗之人接近佳人时显得有些轻薄,佳人会为谁轻启朱唇一展歌喉呢?D.七、八句用“俯仰”一词形象地写出时光飞逝,随后写佳人容颜难以持久也就水到渠成。E.前人认为此诗构思巧妙,语短情长,于悲慨之中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寻味。解析:选BCB项,三、四句是说“佳人”的迁徙不定,境遇不好,不是表现她的举止4不凡。C项,“薄”作动词用,鄙薄、不看重的意思,而不是轻薄。“佳人”虽艳若桃李,但世俗不看重红颜美貌,她又能为谁去启齿歌唱呢?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佳人的居无定所、不为世俗赏识等遭遇和青春盛颜难以久持的悲叹,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抱负不得施展的深沉慨叹。(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11分)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1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中使用了六个叠音词,“青青”“郁郁”是形容人的丰姿和美貌。B.青青草色、郁郁翠柳的生机盎然与少妇内心的孤寂、哀怨形成了鲜明对比。C.少妇外表装束的艳丽与内心的苦闷和精神的抑郁形成了鲜明对比。D.景物色彩的自然生成与少妇外貌色彩的有意粉饰形成了鲜明对比。E.这首诗主要抓住了昔日倡家女的动作细节来刻画她。解析:选AEA项,“形容人的丰姿和美貌”错,“郁郁”是形容植物生机茂盛;E项,“动作细节来刻画”错,应该是主要抓住独特的心理来刻画她。1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王昌龄题为《闺怨》的绝句。请将此诗与《青青河畔草》比较,自选角度说出它们的两个不同点。(6分)答:参考答案:(1)构思不同。《青青河畔草》先写景,后让人物出场,再写人物的身世和心中愁绪;《闺怨》让人物先出场,后写景,再写人物因观景而产生后悔之情。5(2)人物心情不同。《青青河畔草》中女主人公的心情始终没有变化,“悲”贯穿始终;《闺怨》中女主人公的心情由无忧无虑,到见到“杨柳色”而产生怨情。三、语言表达专练(15分)13.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请你围绕“人生”写两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要求两个比喻句句式基本一致,语意连贯。(4分)答:参考答案: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14.模仿文段的句式,在画线的地方填入适当的诗句,使文段更富有文采,意旨更加丰富。(6分)我追求的诗意,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我喜欢的清纯,我心仪的静谧……但在这世俗的纷扰中,何处才是我梦中的桃花源呢?参考答案:“低头弄莲子”“清水出芙蓉”“人迹板桥霜”15.认真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摇钱树”的漫画,分析并写出其寓意。(5分)答:参考答案:画面的象征意义:曹操墓即代表文化遗产。漫画讽刺了单纯地把文化遗产当成牟利的手段的做法。(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是当务之急。)6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汉魏晋诗三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40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