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管理课件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配送基本知识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共同配送配送中心概述配送中心规划国外配送中心发展趋势配送战略配送中心作业管理配送中心运作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案例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一、配送基本知识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配送发挥了资源配置作用,而且是“最终配置”,即配送是最接近用户的物流阶段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但应是现代送货,即是和当代科技相结合的,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配送以用户的需要为出发点,但应该以最合理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配送是有一定合理的区域范围的配送已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与一般送货的区别•送货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通过送货达到多销售产品的目的。而配送则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送货方式对用户而言,只能满足其部分需求,这是因为送货人有什么送什么。而配送则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目标,具体体现为用户要求什么送什么,希望什么时候送便什么时候送。•送货通常是送货单位的附带性工作,也就是说送货单位的主要业务并非送货。而配送则表现为配送部门的专职,通常表现为专门进行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送货在商品流通中只能是一种服务方式。而配送则不仅仅是一种物流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物流体制,最终要发展为“配送制”。•由配送企业进行集中库存,保证向企业内部的各生产单位进行物资供应,可以取代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而设立的库存,这样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成为可能。这点在物流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实践中已得到证明。送货则不具有这种功能。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一般流程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的优点推行配送有益于物流运动合理化和专业化推行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推行配送能够变分散库存为社会集中库存,有效降低社会库存总量推行配送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推行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推行配送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流通组织的综合优势,有效解决运输问题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作业的总体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7个恰当(Right),即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和恰当的条件下,将恰当的产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方式提供给恰当的消费者。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切入点在一个典型的公司中,全部库存的30%处于采购阶段,30%处于生产阶段,40%处于配送阶段。产成品是库存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一份。由于产成品最接近于用户,成品配送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与否成品配送工作的改革不会过多地影响生产或公司其它重要的成本中心,相对其它功能来讲,这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措施。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一)1.配送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现阶段配送仍以单兵作战的分散性配送为主,配送中心未有效发挥组织、协调、平衡和管理作用。2.配与送未能形成有机的结合。合理的配送,既应包括送货,也应包括分拣、配货、配载、配装等功能,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体。目前的物资配送,因其大都脱胎于送货上门,又因配送设备设施、配送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造成配与送的相互脱节。一方面,大部分的物资配送只是以送为主,而考虑分货、配货、配载、配装的则很少;另一方面,有的虽然做到了分货、配货,但又因缺乏必要的运输车辆而无法做到送货上门。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二)3.加工型配送发展缓慢。流通加工能力太弱,将流通加工和物资配送相结合的配送实践则更少。流通加工是实现合理配送的重要手段。没有这一重要手段,以合理配置物资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的物资配送则难以实现。4.配送的集约化程度低。配送用户较少且分散,配送率(指物资配送量与消耗总量的比率)较低。因此,既无法优化配送路线,节省配送费用,也形成不了规模效益。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三)5.尚未实现社会库存的集中调度。没有调动社会库存、实现分散库存向集中库存的转化。优化库存结构,变分散库存为流通部门集中库存,实现整个社会库存总量的降低,是配送最突出的优势,也是配送的主要目的。目前的物资配送已使配送用户的库存有所降低,还出现了工业企业帐面零库存。但是生产企业仍普遍拥有较高的库存,且无法调动;物资企业也没有实现最合理库存,因而导致整个社会库存仍居高不下。6.对物资配送的认识有待提高。现阶段,有不少部门或企业对物资配送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认识,对开展或接受物资配送犹豫不决。如有的物资企业认为开展物资配送得不偿失,不仅要大幅度增加工作环节和工作量,而且本身的经济效益可能还会相对下降。另外,目前许多物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经营困难,本来就为正常的经营资金不足而发愁,如果再搞配送,周转资金问题就更突出。生产企业对物资配送也不无担忧,其中最担心的莫过于配送资源能否得到保证,物资配送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的发展阶段高频率、小批量配送共同配送(协同配送)一体化配送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高频率、小批量配送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制”生产方式,以及零售业为防止商品滞销而采用的高频率、小批量进货方式,产生了对高频率、小批量送货的需求,促成了这一配送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采用这种配送形式后,生产商到批发商的配送由4.1次/周增加到4.5次/周,从批发商到超级市场的配送从3.2次/周增加到3.5次/周。散货出库率超级市场为64.9%,便利店为81.7%,一般零售业为68.7%.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高频率、小批量配送订发货周期的变化,生产商和批发商之间从24.9小时缩短为22小时;批发商和便利店之间从23.9小时缩短为22小时;批发商和一般零店之间从19.7小时缩短为18.9小时。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共同配送一、共同配送的概念二、共同配送的类型三、共同配送的基本形态四、共同配送的效果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一、共同配送的概念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配送效率,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共同配送的直接效果是运输车辆的减少,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大力提倡配送共同化,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共同配送。据统计,日本大多数零售业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为55.4%。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二、共同配送的类型1、按业务范围分类运输部分共同化运输与中心内作业的共同化2、按主导企业分类厂家等供货方主导零售商等配送对象主导物流企业主导3、按运营主体分类供货方中的一家企业运营供货方通过协作组织来运营由采购方运营由物流企业运营4、按目的分类以提高运输效率为主要目的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中心内的作业效率在作业效率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三、共同配送的基本形态分类事业特性集货配送共同型特定货主共同型同一行业的货主通过协作共同开展集货的配送活动物流企业共同型货主原则上为不定多数,由多个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共同开展集货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型货主各自将货物送到配送中心,然后统一配送线路集货共同型线路零担货物的集货部分实行共同化,货物交给货主指定的线路运输业者。供货代理型由货主主导通过协作共同开展面向百货店、大型超市等零售商的共同配送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四、共同配送的效果1、从货主的角度分析1)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削减物流成本。2)扩大营业范围通过共同配送实现单个企业无法提供的运输服务3)提高物流服务水平4)促进经营合理化吸收共同配送企业的长处,改进本企业的经营。2、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分析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客户提供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3、从社会的角度,可以降低污染,节约能源,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共同配送(二)微观效益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省企业的资源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算心业务(COREBUSINESS),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共同配送(三)宏观效益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总而言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一体化配送一体化配送是指将货物和信息实现一元化高水平管理的物流,其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有两层意思,一是“货架一揽子”,即以某一货架群作为整体对象,不问进货地点和形态,将全部商品集中上货;另一个是“业务一揽子”,就是提供进货业务和与其相关业务的一揽子服务。与共同配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按店铺进货,而后者是按部门进货。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习题什么叫配送?如何把握配送的定义?配送兴起的背景是什么?配送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二、配送中心概述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定义二:配送中心是从事服务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化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典型的流通型仓库,强调了流通性在实际生活中,配送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通常也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来进行安排和操作的。配送中心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要求;–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物流配送的发展阶段配送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配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的配送:20世纪60年代初,一般性送货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发展,但范围小、规模不大;目的是促销和提高市场占有率。2、发育阶段的配送: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竞争的加剧,出现了配送中心,普遍开展了货物配装、配载及送货上门服务。不但货物种类增多,而且范围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共同配送。物流配送中心管理3、成熟阶段的配送:20世纪80年代以后,配送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国内到国际;2)劳动手段日益先进:自动分拣、光电识别、条形码;3)配送的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竞争与兼并,配送企业在减少,但总体实力与规模却与日俱增;4)配送方式日益多样化:除独立配送、直达配送外,出现了共同配送、即时配送、交货代理配送等。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兴起的背景连锁超市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推动配送发展的最大动力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分类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分类按地理区域划分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分类按社会化程度分类企业配送中心社会(专业)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分类按服务对象来分销售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分类按专业化程度来分柔性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中心的功能(一)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和商流活动,是商物合一;另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活动的所有功能,可以看作物流活动的缩影,具体有以下功能:备货功能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储存功能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
本文标题:管理课件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