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离骚(节选)[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C[A项,“错”通“措”;B项,“章”同“彰”;D项,“离”通“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固.时俗之工巧兮固: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及.行迷之未远及:等到D.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C[C项,及:趁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C.哀.民生之多艰D.屈.心而抑志兮C[C项,为动用法,A、B、D三项为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D[A项,“固然”句中指“本来如此”;B项,“流亡”句中指“随水流而消逝”;C项,“改错”句中指“改变措施”。]5.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B[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6.名句默写。(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节选)》中,描写诗人喜好修养美德、自我约束,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离骚(节选)》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纵死不悔。(4)《离骚(节选)》中,写诗人怨恨君王(楚怀王)过分荒唐昏聩,轻信谣言而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7.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可与日月争辉。为了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屈原,请你建立一个介绍屈原的专题网站。请说说你的网站应该包括哪些内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专题网站包括: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的作品及其介绍,屈原“美政”思想简介,屈原的诗歌特色介绍,屈原的相关评价,研究屈原的图文音像资料等。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实际上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__①__,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__②__,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__③__,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材料以屈原的姓氏为背景,介绍了屈原是芈姓屈氏。所给三个空,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应该是强调与楚王同姓不同氏;第②处,结合前后内容可知,应该是强调姓、氏有别这一点;第③处,通过后面列举的氏可知,应该是突出大家熟悉的氏有很多这一点。[答案]①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②姓、氏有别③有不少大家熟悉的(意思正确即可)[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9~10题。涉江(节选)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虚构了一个境界,塑造了一个奇伟的形象,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也达到了完美和谐。B.选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余知”的楚国的现实。C.“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D.“登昆仑兮食玉英”承接上文的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C[应是表现了屈原渴望国君清明的心情,而不是“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10.诗人细致地描写他的奇特服饰“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奇特服饰来表现自己的志行,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①,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②泥而不滓③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选自《屈原列传》)【注】①惨怛(dá):内心悲痛。②皭(jiào)然:洁白的样子。③滓(zǐ):污黑。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B.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A[将这段话放入原文中,通读后可大致弄清其意思,“濯淖/污泥”是一个并列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皭然/泥而不滓”中,“皭然”与后面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徒:战国时楚国官名。后人因屈原曾经为楚怀王左徒,也用以指屈原。B.宾客:①客人的总称。②指以宾客之礼相待。③春秋、战国时多用来称他国派来的使者。④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⑤东汉以后对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一种称谓。⑥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C.《离骚》:屈原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作品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赋”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D.帝喾:姓姬,号高辛氏,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代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C[应是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B[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词语的含义:“为”,写作;“莫”,没有谁;“伐”,夸耀;“称”,运用;“容”,被容纳。[答案](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参考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辞令。在朝廷内与国君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君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妄加改动,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为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开端,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喊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处在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它称赞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中古的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练,用词精微;他的志向高洁,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5 离骚(节选)(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9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