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单元综合测评3(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单元综合测评(三)(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某大城市每天排放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据此完成1~2题。1.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B.上游来水C.海水倒灌D.以上各项均是2.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长期有效且相对经济的解决办法是()A.大力抽取地下水B.海水淡化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迁走或关闭所有排污企业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解析】第1题,水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造成不同的污染类型,其中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第2题,解决河水黑臭问题必须要从污水源头控制,而A、D选项做法过于被动,只治标不治本。B选项成本太高,目前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不现实。【答案】1.A2.C泉州市在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期间,先后建立了印染、电镀、制革等10个工业集中控制区,对其实行污水集中处理并实行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专业化经营。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BOT(建设——运营——移交)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泉州市已经摸索出一条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模式。据材料回答3~4题。3.泉州市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实行集中污水处理,这一措施说明泉州市()A.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均进行控制,实行清洁生产B.集中控制管理实际就是即将取缔这些工业C.注重了工业生产的末端处理D.拿大笔资金打“水漂”,搞的是形象工程4.建立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说明()A.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以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B.说明泉州市的工业都实行清洁生产C.各企业间已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式的生产D.这种企业的建设,势必加重环境的压力【解析】第3题,对污染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不一定是对每个环节都采取防治对策,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污染大的企业集中控制,是为方便管理和进行污水处理,而不是即将取缔这些工业。BOT型的污水处理厂等,处理的是工厂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不让废弃物污染环境,应当是末端处理。末端处理取得很大成效,尤其是环境效益显著,而不是形象工程。第4题,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做原料,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水及其他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进行销售或作为其他工厂生产的原料,具有循环经济的特点。【答案】3.C4.A二、综合题(76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良好的空气质量不仅靠北京自身治理,更需要周边各省的配合。近年,北京城区小煤炉完成了“煤改电”,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首钢等多家重污染企业陆续搬迁或停产;在奥运空气质量重点保障区域启用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全天实时监测。北京等六省区市已经统一行动,重点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共创“蓝天”。材料二北京某区环境监测站利用GIS预测模型技术建立了市区工业污染源造成的大气SO2浓度空间变化预测模型。上图为该区1月份近地面大气中同一高度处的SO2浓度预测与实测值空间分布示意图(A、C为工业区,B为居民区)。(1)为确保北京奥运期间有更多的“蓝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2)材料二图中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比,有何异同点?为什么?(3)图中大面积的SO2高浓度区分布在(A、B或C)城区。其污染程度严重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第(1)题,从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第(2)、(3)题,首先从材料二中获取有用的信息:①我国北京的某区,②1月份为冬季,③A、C为工业区,B为居民区;其次从图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①不同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大小的SO2浓度预测值,②等值线为实测值;最后结合问题归纳整理得出答案。【答案】(1)①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③与周边地区加强协作,共同行动。(答对两点即可)(2)工业区内SO2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比较切合实际;居民区内SO2浓度的预测值,明显小于实测值。其原因:一方面,该图反映的是工业污染源排入的SO2扩散情况及其浓度变化规律,据此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工业区内SO2浓度分布值;由于1月份该市盛行西北季风污染小,故预测值低。另一方面,此时该市处于取暖期,居民因取暖而燃烧大量的煤炭,SO2的排放量大,故实测值高。(3)A重污染型企业位于本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据报道,陕西省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显示,第三季度省内6条主要河流:渭河、延河、无定河、汉江、丹江、嘉陵江的44个断面水质总体呈轻度污染。但是,渭河干流的14个水质断面以劣V类水质为主,为重度污染,同比水质有所下降。材料二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1)根据材料二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2)造成渭河干流污染较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第(2)题,渭河干流污染较重,主要原因有沿途工业企业向河流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农药、化肥等进入河流;居民生活废水排放到河流中。第(3)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枯水期用水。【答案】(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小,污染程度越重(或答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2)渭河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居民生活废水大量排放到河流中。(3)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使污水达标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关、停、并、转;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下图为甲市1月份某星期空气质量曲线图。材料二材料一中所提及某星期的上半周受高压脊控制,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步回升。后半周开始转受低压槽影响,有一次降水过程。材料三下图为甲城市某日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图(1)这一周甲市空气污染指数最低的是________(日期),说明空气质量会直接受到________影响。(2)材料三图中该城市主要污染物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氮的两个峰值出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时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3)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图可知,这一周甲市空气污染指数最低的是12日,由材料二知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第(2)题,由材料三图可知该城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性颗粒,其中二氧化氮的两个峰值出现在8点前后和17点前后,原因是这两个时段车流量大。第(3)题,主要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方面着手。【答案】(1)12日降水(天气变化)(2)可吸入性颗粒8点前后17点前后二氧化氮为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上述两个时段是上下班高峰,路面行驶汽车多(3)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道路网;加强交通的管理、严格划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加强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绿化城市、增加绿地面积。8.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城市污染指数主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等级北京106可吸入颗粒物Ⅲ上海160NOXⅢ2石家庄120可吸入颗粒物Ⅲ1深圳132NOXⅢ1珠海58可吸入颗粒物Ⅱ重庆110SO2Ⅲ材料二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新兴技术。下图是某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示意图。(1)材料一中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减少城市酸雨产生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3)分析材料二,分别列举该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中体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等循环经济原则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考查了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第(1)题,从图表可看出,上海、深圳、重庆三市的氮、硫氧化物多,易产生酸雨。第(2)题,酸雨治理的措施主要为使用清洁能源;倡导公交优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第(3)题,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工业回收各种废弃物、回收废弃食品生产沼气、制复合肥,减少对土壤和大气的污染等都是体现循环经济原则的处理城市垃圾的措施。【答案】(1)上海深圳重庆(2)使用清洁能源;倡导公交优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3)废弃物资源化: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废弃物减量化:工业回收各种废弃物废弃物无害化:回收废弃食品生产沼气、制复合肥,减少对土壤和大气的污染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单元综合测评3(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1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