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重点)3.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重点、难点)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与能量循环(1)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循环的目的: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2.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循环。()(3)“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反映的是能量交换过程。()(4)生产功能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独立完成的。()(5)某地区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C.温和湿润D.高温干燥提示:(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落红变为春泥体现了生物由有机变为无机的联系。(3)×泥沙俱下反映了物质的迁移而不是能量的交换。(4)×生产功能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5)D[瓶状茎、多刺、硬叶说明了该植物可耐高温、干燥的环境。]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018年10月10日晚22时,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因堰塞湖水位上涨,导致金沙江支流藏曲河河水倒灌,许多村庄被淹,堰塞湖上游受威胁范围达20多公里;堰塞湖湖水漫堤之后形成洪峰,下游多处公路全线瘫痪,国道G214线多处被损毁,沿江多座大桥被完全冲毁,损失巨大。问题1(区域认知)金沙江干流的堰塞湖是如何形成的?提示:河谷一侧的山体滑坡堵塞了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问题2(综合思维)此次山体滑坡影响了哪些地理要素?提示:地貌形态的改变(山体滑坡)导致了水文状况的改变(形成堰塞湖)进而影响了人类活动(淹没村庄,摧毁交通)。[归纳总结]1.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由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有机整体。自然界中各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主要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三大过程完成。如下面四幅图所示:图1水循环过程图2生物循环过程图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4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1)水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水文要素为中心,水文条件以河流因素为主,对地形、土壤、气候、生物的影响如下所示:河流多河流少地形多流水侵蚀、沉积地貌少流水侵蚀、沉积地貌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大土壤水分含量小气候空气湿润空气干燥生物植被覆盖好植被覆盖差(2)生物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生物要素为中心,其中的植被状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的影响如下:植被覆盖好植被覆盖差地形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有机质含量少,肥力差气候空气湿润空气干燥水文含沙量低,水量稳定含沙量大,水量变化大(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地壳运动为中心,其中地形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形条件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和水能资源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方面。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所示: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1.读下图,回答(1)~(2)题。(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水文B.生物C.地貌D.气候(2)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A.aB.bC.cD.d(1)B(2)B[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箭头b表示生物对气候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属于这一过程,箭头a表示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箭头c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箭头d表示生物对土壤的影响。]2.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1)~(2)题。(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功能B.呼吸作用C.分解功能D.化合作用(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烧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A(2)B[第(1)题,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生产功能。第(2)题,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黄土高原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这主要是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使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为缩小。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问题1(区域认知)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类型及气候类型是什么?提示: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问题2(综合思维)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怎样形成的?提示:主要是人们破坏了黄土高原的地表植被,经长期的流水侵蚀而成的。问题3(人地协调观)人们在黄土高原的演变中吸取的教训应该是什么?提示:在生产生活中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归纳总结]__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3.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1)A(2)C[第(1)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第(2)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4.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回答(1)~(2)题。(1)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2)本材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A.差异性B.均衡性C.整体性D.稳定性(1)D(2)C[第(1)题,由题干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第(2)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协调观——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生奖”。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数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毫无遮挡地南侵,沙尘笼罩成为北京冬春季常见的景象。1962年,国家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如今这里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1)~(3)题。(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①放苑开垦②掠夺式采伐②过度捕猎④连年山火⑤发展旅游业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④(2)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B.阳坡和平地上层较薄,砾石较多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灌木D.针叶林(1)D(2)C(3)D[第(1)题,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①②对。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③错。缺乏管理,连年山火,导致土壤荒漠化,④对。发展旅游业,不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⑤错。第(2)题,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第(3)题,该地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说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教师独具)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A2.D[第1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第2题,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2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