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源区的总称。下表示意1976~2004年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情况(单位:103km2)。读表,完成1~2题。年份农田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其他19760.3416.80234.530.329.8644.6820040.9216.75233.029.930.5445.241.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大B.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小C.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D.三江源地区人口少,所以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与过度放牧无关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该地降水少,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B.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小,对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没有影响C.这种变化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变幅小,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解析:第1题,通过对表中数据计算可知,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小,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大。从材料中也可看出,农田、荒漠、其他生态系统面积扩大,而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减小,说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分析材料可知,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减小,而农田、荒漠、其他生态系统面积增大,这种变化是由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的,最终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河流径流量减小、气候异常、旱涝灾害频发等。答案:1.B2.C我国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B.荒漠化—华北平原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4.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②耕地面积减小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④水土流失加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在我国,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东北平原等;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发生红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华北平原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第4题,轮荒耕作制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进而使得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也会逐渐减小。答案:3.C4.B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6.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解析:第5题,甲为东北林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减少;乙为内蒙古草原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丙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6题,乙为内蒙古草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保护草场,合理放牧。答案:5.A6.C二、非选择题7.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省级行政区简称甲类乙类丙类丁类粤△△△△△△△△云△△△△△△△△△新△△△△晋△△△△△△(1)甲、乙、丙、丁所示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乙类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3)简述防治丁类问题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甲类环境问题在云南严重,其次为广东,所以环境问题可能是森林锐减;乙类环境问题在山西最为严重,其次为云南和广东,为水土流失;丙类环境问题在新疆最为严重,因此为土地荒漠化;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最为严重,广东经济发达,酸性气体排放多,可能为酸雨危害。第(2)题,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降水丰富且暴雨集中,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第(3)题,防治酸雨危害的关键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分析。答案:(1)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危害(2)土质疏松;降水丰富,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方式)。(3)减少矿物能源使用量,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酸性气体进行综合利用。8.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3)丙、丁两地区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________,试分析理由。(4)乙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该地区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问题的分布、原因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壤侵蚀的面积最大,土壤侵蚀是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第(2)题,甲地为“三北”防护林的部分,它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乙地为横断山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第(3)题,丙地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起伏大,土层薄,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量高,危害较丁地严重。第(4)题,乙地地处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人们生活贫困,过度的经济活动致使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1)土壤侵蚀(2)甲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丙地势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4)生物多样性锐减地处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人们生活贫困,过度开垦、过度采伐导致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致使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3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