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整合提升教材P2~3思考(1)不是自然灾害。海底火山喷发,没有受灾体。(2)是自然灾害。以自然异变为诱因,造成了人员伤亡。(3)是自然灾害。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造成作物受灾。(4)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教材P6思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一旦受灾,灾害损失绝对数量大,危害程度低。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教材P9思考北方的学生可选择干旱、寒潮。感受的角度主要是干旱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干旱带来的人畜缺水,干旱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暴雪天气,寒潮给人畜、农作物带来的冻害等。南方的学生可选择干旱、寒潮或台风。干旱、寒潮感受的角度同上;台风的感受主要谈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谈该天气对建筑、通信、交通、树木等方面的影响。教材P13思考1.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震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2.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滥伐乱垦等,这些活动破坏了地质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体与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因此,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岩石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低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教材P14思考我国严重的洪涝灾害经常发生于东部季风区,特别是江河下游的平原区。这是因为季风区降水量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大,而江河下游平原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更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教材P17思考大洲名称自然灾害特点亚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灾害频繁欧洲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非洲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的一些国家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灾害突出;中、南部洪涝灾害严重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大洋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教材P21思考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教材P22思考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是以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数量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据此回答1~4题。1.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B.财产损失C.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A.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B.洪涝、干旱、冻害、风暴潮、病虫害C.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D.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风暴潮4.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A.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C.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解析:第1题,在各种受灾体中,人是最主要的,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第2题,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等几项;主要指农作物的损失,其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第3题,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受地质灾害和洪涝、风暴潮等影响比较明显。第4题,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答案:1.C2.A3.A4.C下表为韩国不同季节气象统计资料,阅读相关信息完成5~6题。5.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干热风台风梅雨B.沙尘梅雨酷暑C.干旱台风伏旱D.沙尘梅雨台风6.与表中③的成因相关的是()A.冷暖气团交锋B.东北信风C.空气旋转辐合上升D.副热带高气压带解析:韩国纬度介于我国江淮地区和黄河之间,气象特征与江淮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大体相似。①在春季,易出现沙尘天气;②在6、7月份,多梅雨天气;③在7、8月份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影响,多酷暑天气。答案:5.B6.D国家海洋预报台2016年10月30日07时发布风暴潮消息: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0月30日晚上到31日上午,渤海湾、莱州湾沿海将出现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据此回答7~9题。7.下列国家易出现温带风暴潮的是()A.日本B.意大利C.巴基斯坦D.蒙古8.温带风暴潮和台风风暴潮都多发的国家是()①中国②印度③美国④朝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温带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A.冬春两季B.春夏两季C.春秋两季D.秋冬两季解析:第7题,温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故排除C、D两项;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海域相对封闭,不易出现风暴潮,日本易出现温带风暴潮。第8题,印度易出现台风风暴潮,朝鲜易出现温带风暴潮,中国和美国温带风暴潮和台风风暴潮均多发。第9题,温带风暴潮多出现于春秋两季。答案:7.A8.D9.C某年夏日,某江边居民目睹了一座厂房的“人间蒸发”,一座建在堤岸边的化工厂的厂房在小雨的陪伴下,缓缓滑入江中,不到十分钟,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据此回答10~11题。10.材料中反映的灾害是()A.水土流失B.滑坡C.泥石流D.火山喷发11.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为()A.江水对堤岸的长期浸泡B.降水增加了下滑的动力C.堤岸载重过大D.建筑基础不牢固解析:根据材料所示信息,该自然灾害是滑坡地质灾害。由于人类选址不合理,厂房建在堤岸边,加大了堤岸的载重量,导致该灾害的发生。答案:10.B11.C12.下列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缩小”洪涝灾害的影响()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选B。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应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选项B符合这些条件,选项A、C、D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4题。①2017年4月1日凌晨,哥伦比亚西南部普图马约省首府莫科阿市发生严重泥石流灾难,目前已造成254人死亡,220多人受伤,200多人失踪。②2017年6月,受今年第2号台风“苗柏”影响,广东省损失惨重。③青藏高原无人区发生5.6级地震。④2017年4月19日,神木县大柳塔镇板定梁塔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当班入井7人,1人安全升井,其余6人被困井下。13.四个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按照成因与发生过程分类,这两起自然灾害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灾害()A.地质地貌气象B.地质地貌地质地貌C.气象地质地貌D.生物地质地貌答案:13.A14.A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据此回答15~17题。地点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与震中的距离(千米)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凌晨4:007.1182015.从表中资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出来()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16.造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资料中看不出的是()A.Y地地质脆弱B.Y地人口密度大C.Y地离震中近D.Y地地震发生在凌晨17.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海啸B.滑坡、崩塌C.台风、火灾D.泥石流、寒潮解析:第15题,表中有震级、震中距等相关资料,可以明确判断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和是否位于震中,但是没有震源深度的详细信息,不能明确判断出两地的震源深度。第16题,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B、C、D项,但无法看出Y地地质脆弱。第17题,洪涝、海啸为水文灾害,台风、寒潮为气象灾害。答案:15.A16.A17.B18.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C。③图中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岩层易滑下。19.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解析:选D。地震的烈度与震中距呈负相关,震级与震中距无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0.下图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图中若有河流经过,则图中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A.河流右岸的甲地B.河流右岸的乙地C.河流左岸的丙地D.河流左岸的丁地解析:选D。根据坡向和海拔高度,丁位于河流的左岸,结合坡向和岩层倾斜方向,丁地坡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同,最易发生滑坡灾害,D对。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下面的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分)(2)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3)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1分)(4)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4分)解析:A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加上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是泥石流多发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3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