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世界遗产九寨沟属高山深谷堰塞石灰岩地貌,其典型景观如下图。据此回答1~2题。1.九寨沟最突出的旅游景观是()A.山B.寨C.水D.沟2.九寨沟湖景形成的主要过程是()①崩塌堰塞②流水侵蚀③流水堆积④风力堆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①-③D.③-①-②1.C2.A[第1题,九寨沟属高山深谷堰塞石灰岩地貌,其典型景观是湖、瀑、冰瀑、滩等,最突出的景观是水。第2题,九寨沟湖景形成的主要过程是崩塌形成堰塞湖,然后经过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形成的,与风力堆积作用无关。]2016年5月下旬,北京怀柔区雁栖镇观蓝谷青山绿水,薰衣草园内清香四溢,进入盛花期的薰衣草园吸引了大批游客来体验采草制香袋、品香茶的乐趣。据此回答3~4题。3.材料中提到的北京郊区发展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类型是()①自然景观②宗教文化景观③历史文化景观④生态农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纷纷打出“吃农家饭、穿农家衣、干农家活”的广告,发展旅游业,出现“农家乐”等新的旅游形式。由此反映出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是()A.自然地理因素B.社会认知因素C.人文地理因素D.地质基础因素3.C4.B[第3题,青山绿水属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薰衣草赏花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第4题,近些年来,随着旅游度假热的兴起,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并成为区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认知因素的变化。]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面两幅图中,大理三塔图是________,五台山寺庙图是________。(填代号)(2)图中两景观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从微观层面上看,人们十分注重选择________之处修建。(3)以上两图中不同的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的共同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设计、布局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认真阅读景观图可得出结论,①图中有寺庙、佛塔建筑,但只有一座塔,②图中有三座塔,且塔的形态与①图中的塔不同。第(2)题,图中的景观明显留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应当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3)题,在古代,我国的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强调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图中的两景观对这一点体现的非常突出。[答案](1)②①(2)自然和文化景观山青水秀(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能力提升练]6.图(a)为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线路图,图(b)为索道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海拔2600米以上,自山麓到山顶植被丰富,山上多紫柏古树(即红豆杉,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号称“植物大熊猫”),山顶草坦(高山草甸)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坦群落。山顶草坦中分布大量“天坑”(石灰岩凹陷),山麓还有汉留侯祠(张良庙)等。(1)分析紫柏山植被丰富的原因。(2)列举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特色旅游资源。[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纬度低,且海拔高,因此植被垂直地域分异显著。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直接读出。[答案](1)海拔高;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地带性显著。(2)紫柏古树;山顶草坦;天坑;汉留侯祠(张良庙)。7.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旅游资源分类,图中A为________景观,B为________景观。(2)影响杭州西湖景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图中显示出的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特点有哪些?[解析]第(1)题,A(故宫)为文化景观,B(桂林山水)为自然景观。第(2)题,影响西湖景区的形成因素既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也包括人文地理因素以及人类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活动。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部,西北部较少,且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答案](1)文化自然(2)山水景观秀丽,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是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杭运河的终点,交通方便;人类对自然、文化景观的审美活动,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丽传说的渲染,如白蛇与许仙的凄美故事。(3)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8.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云南省委、省政府根据本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和以前经济过分依赖烟草产业的情况,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优越的大环境。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接待游客数量、旅游业总收入年平均增长30%以上,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每年攀升一个位次,现已雄踞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1)图中A处为什么能看到低纬雪山和类似从于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景观,而B城却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景象?(2)图中C处地处回归线附近,但是没有出现沙漠,旅游者看到的是茂盛的热带季雨林,这是为什么?(3)图中D处可以看到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______地貌;图中E处为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地区,内力作用强烈,旅游者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地质地貌景观。[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考虑问题时应根据云南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点、气候分布及特点、地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1)题,要分析纬度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第(2)题,要分析该地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在该种气候条件下所发育的植被。第(3)题,因D处被流水溶蚀侵蚀,可推测为喀斯特地貌;E处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内力作用强烈,形成地质地貌景观。[答案](1)①A处纬度低(基本上在28°N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且南北纵列分布,十分有利于印度洋水汽的进入,降水丰富;山高谷深,自然带垂直分布。②B城虽纬度较低,但由于海拔偏高,夏季又是雨季,降水多而不热;冬季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温暖天气。(2)C虽处于回归线附近,但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干湿季分明,形成热带季雨林景观。(3)喀斯特亚欧印度洋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3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