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作业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基础巩固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解析: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耕作方式。关键信息: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答案:C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项容易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驯养牛。答案:D3.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解析:题干中的甲骨文卜辞主要记述的是商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而大量的“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说明卜辞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相当的关注。选项中的A项反映了题干的这一内容;B项对题干理解有误,题干列举的卜辞中的内容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农业丰收的迫切愿望,收成不在于有无祭祀活动;在当时社会生产的组织者是商朝统治者和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们,所以C项不正确;题干没有提到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D项错误。答案:A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解析:铁农具的使用。答案:D5.“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情况的掌握,同时也细致考查了考生对各种农具用途的理解,解题关键在材料中的“其所盛种粒”,由此可知材料中描述的农具为播种工具,选项A为汉代二牛一人耕作法,选项C为翻车,属灌溉工具,选项D为曲辕犁,为耕作工具,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图片信息为汉代播种工具耧车。此题的干扰信息为“其制两柄上弯”,如不仔细分析材料意思,则有可能会选择干扰选项D项曲辕犁。答案:B6.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结合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史实和题干信息“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以及图片信息可以判断①③④正确。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是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雩娄灌区(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今称安丰塘),排除②,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7.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视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说,“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能守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庭院经济”()A.有助于缓解古代农民的贫困B.适应了农产品市场化的需要C.立足于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D.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说明“庭院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既有农业也有手工业,故C项正确。“庭院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技术落后,自给自足,故A、B、D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C8.《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动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解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答案:C9.“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解析:小农经济是在小土地私有制基础上,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追求产量的最大化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满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井田制的瓦解是公田向私田转化。C、D两项的意思与材料不符。答案:A10.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从材料中的“秦、魏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精耕细作,A、C、D三项过于片面和绝对化,应排除。答案:B能力提高11.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A.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析:从材料看,官府压制商业买卖,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反映了维护小农经济的目的。答案:D12.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可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A.犁具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D.除草工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具。由材料信息“两足中虚”“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可知,此乃耧车,属播种工具。答案:C1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小农“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一生辛勤劳作,才能勉强维持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答案:C14.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解析:“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求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B项错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15.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解析: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两性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据材料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B项正确;“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答案:B合作探究16.探究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问题: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耕作方式是农业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你知道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吗?(2)材料: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中国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了很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问题: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探究二:小农经济(1)材料: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关系:自然经济是指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某一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它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态,它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一种最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问题: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基本特征?(2)材料:小农经济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或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古代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问题:你知道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吗?探究三: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案:探究一:(1)中国古代农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刀耕火种”的“火耕”或“刀耕”阶段;二是“石器锄耕”阶段;三是铁器时代的“铁犁牛耕”阶段。“铁犁牛耕”方式的出现和应用,是古代人类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标志,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成就:①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②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为此,人们采取了改革农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了许多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还发明了多种引水工具,对排涝灌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施肥方面,早在商周时代,已懂得使用粪肥和绿肥。③巧用农时。古代中国的人们逐步认识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的好坏与天时有重要关系,他们根据天象观测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许多关于农时的规律。探究二:(1)①出现原因:小农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出现,牛力耕犁产生,这就使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成为可能。②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生活的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影响:①从总体上看,小农经济与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关联,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如果管理措施得力,可以防止地方势力恶性膨胀,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封建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对社会发展主要起积极推动作用。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小农经济的消极作用越来越突出。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也阻碍着新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超过积极作用。探究三:基本特点:①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②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③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④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⑤农耕技术的发展: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作业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5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