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本课无课标要求把握忽必烈改制的主要举措。认识忽必烈改制取得的成就及其历史影响。一、立志变通创新及“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2)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推进改革的决心。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3)试验:邢州地区成功实践。[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44,思考:1.请思考,“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落后的蒙古旧俗与较为先进的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较量。二、政体更新1.中央(1)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2)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2.地方(1)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2)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3)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4)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3.实行兵民分治,并废除世袭。4.历史意义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中思考]2.阅读教材P44,思考:蒙古葬俗平地深埋,无地面标志。此墓的形制与中原地区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文化内涵?提示不同:这一墓葬在地面上有考究的建筑,说明它受到汉族丧葬文化的影响,突破了蒙古传统的葬俗;另一方面,地面建筑具有蒙古建筑的特色,与汉族的墓葬建筑有所不同,说明它继承了蒙古葬俗文化特点。文化内涵:这一墓葬体现了蒙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3.阅读教材P45,思考:请思考,如何评价忽必烈既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做法?提示这种做法一方面肯定了先进的封建文明,另一方面又不损害蒙古贵族的利益,保持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三、转变立国之本与改制的意义1.转变立国之本(1)制定国策①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②多次诏令保护土地。a.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b.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发展农业。(2)完善机制①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②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③颁布“农桑之制”,详细规定农业生产。④编写《农桑辑要》等农书,指导生产。2.改制的意义(1)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2)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3)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中思考]4.阅读教材P45,思考:想一想,从《元史》记载的这些史料中,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提示(1)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恢复、保护农业生产。(2)忽必烈转变了立国方针。5.阅读教材P46,思考:分析一下,导致这一数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忽必烈吸收“汉法”,认识到农耕经济的重要性,切实推行了一系列重视和保护农桑的措施,使被战火破坏的农耕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2.汉法的采用进一步加快了蒙古族封建化的速度,并使元王朝的统治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蒙汉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和意义史料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①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使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使国家而居②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①就是礼仪制度。“仪文”即礼仪形式。②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1)依据史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提示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汉学家建议;吸取前代经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统治疆域扩大到中原地区)。(2)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意义。提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1)“汉法”:即中原农业经济和在此基础上的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2)“旧俗”:落后的奴隶主意识和游牧生产方式形成的偏见,使蒙古社会保留了大量野蛮落后的习俗,即社会管理方式实行军政合一,社会生活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3)实质: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及影响史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①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史料二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②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元史·食货志·农桑》①即辅助朝政的人。②官署名。元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置宣抚司,为地方行政机构。(1)史料一中“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提示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依据:“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2)史料二中元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措施:元世祖让有关部门搜集古今农书,采集民间的实践经验编辑成《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把农业生产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影响:加速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贡献(1)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2)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等,使中国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的国家。(3)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4)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基本国策,大大加速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5)将边疆各族和汉族相互迁徙,既开发了边疆,又加强了民族融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忽必烈改制成功的原因1.忽必烈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元朝统一中原后,蒙古族落后的风俗无法适应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需要。忽必烈顺应了时代潮流,改革旧俗,实行汉化,稳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全面而得力(1)忽必烈改革蒙古旧俗,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2)转变立国之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3.忽必烈具有坚定的改革精神(1)忽必烈登基后,发表了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2)入主中原后,明确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3)忽必烈“思大有为于天下”的远大志向和“期与物以更新”的改革精神,是其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教材答疑·名师指津[阅读与思考](教材P47)请思考:为什么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提示因为比较野蛮的征服者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高于征服者,这些征服者必须要适应并接受先进文明才能统治当地的先进经济和文化,在此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他们逐渐采纳和保持当地原有的制度,并逐步被同化,即被反征服。[解析与探究](教材P47)1.为什么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后“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提示当时的中原实行先进的农耕经济,生产力水平要高于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入主中原后只有接受并采用汉法才能统治当地的先进经济和文化。2.材料四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提示并不全面。主要是因为当时契丹统治的这一地区政治相对清明、赋税相对较轻、社会相对安定。[自我测评](教材P48)1.概述忽必烈改制的主要举措。提示(1)政治方面,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设置宣政院;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开发云南行省,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实行民族分治政策。(2)经济方面,确定农桑立国的方针,保护农田,实行屯田;设劝农官和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把管理农事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标准;编成《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2.说明忽必烈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其历史影响。提示成就:参见教材“政体更新”和“转变立国之本”两个框目。影响:(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特别是行省制;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实行“汉法”加强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4)促进了蒙古族自身的汉化和封建化。[活动建议](略)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7课 忽必烈改制学案 岳麓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7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