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主要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这种方式()A.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B.减轻了农民负担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D.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选A。根据材料“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靠宗主征收赋税与徭役会导致地方截留中央的财政,促使地方财力上升,导致地方分裂势力增强,故A项正确。B项,由于地方宗主具有征税权,这会导致横征暴敛,加重农民负担,排除。C项,材料中措施明显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排除。D项,该措施明显会导致宗主和农民的矛盾激化,排除。2.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这一规定()A.限制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前提是国家控制大量荒地D.土地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均田制的推行,国家将其控制的大量荒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故选C项。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的说法错误,排除;结合史实可知,土地兼并问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故B项的说法错误,排除;均田制下土地为国家所有,D项的说法错误,排除。3.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主要是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故B项正确;A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科举制是隋朝时出现的,排除C项;D项是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D项。4.《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语B.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C.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语的官员D.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解析:选C。由材料“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孝文帝为了推行语言的汉化采取了非常严厉的举措,但是其举措中也有弹性的一面,只对30岁以下的官员才会采取罢免的措施,故选C项。由材料“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可知,孝文帝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并且通过诏令这种行政手段强力予以推行,排除A、B项;由材料“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排除D项。5.下图为魏晋墓室壁画描绘的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的情景。这可以直接反映()A.胡族生活习俗同化汉族B.汉族官僚制度改变胡族C.北方少数民族迅速汉化D.汉族生产技能影响胡人解析:选A。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材料“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说明汉族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体制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方少数民族汉化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汉族生产技能影响胡人的信息,排除D项。6.以下图片内容揭示当时的历史特点是()A.国家分裂B.民族交融C.佛教盛行D.文化差异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分别为胡汉服饰相融的北魏文官俑及魏晋时期汉人烤串饮食风俗,两者均体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故B项正确。A项,题干无法体现国家分裂特点,排除。C项,图片未体现佛教相关信息,排除。D项,图片强调的是文化的融合并非文化的差异,排除。7.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A.少数民族领袖实施的封建化改革B.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C.挽救民族危亡的自救运动D.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是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他改革的目的是加强鲜卑人的统治,因此他实施的改革就是鲜卑族的封建化改革,故A项正确;当时南北朝对峙,不存在争霸战争,故B项错误;当时北魏强盛,故C项错误;当时尚未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8.有学者认为,北魏衰落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使鲜卑族“消灭雄武之风”。吕思勉则认为,“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争论表明()A.二者的认识背离历史事实B.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本质C.历史解释具有较大随意性D.研究历史的角度会影响历史结论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第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吕思勉则认为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由于这两种观点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由此可知研究历史的视角影响了研究的结论不同,故D项正确。二者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A项“背离历史事实”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历史解释应以客观史实为依据,论从史出,C项“较大随意性”说法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的状况是怎样的?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8分)(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7分)解析:(1)材料一的大意是陆睿是鲜卑人,承袭平原王。想要迎娶徐州刺史崔鉴的女儿,崔鉴就说对陆睿(原姓步六孤)姓氏太烦琐太复杂不满。这实际说明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措施。(2)从材料“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可见连太子也反对改革,改革阻力之大,“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说明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答案:(1)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讲汉语、改服饰、通婚姻、改籍贯等方面的汉化措施。(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7分)(2)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二的观点的?(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可知,北魏都城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第二小问,从内蒙古到山西再到洛阳,结合地理知识可知其都城不断向南方迁移。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可知,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故首先需要肯定材料中的观点。其次从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等角度论述其观点的合理性。答案:(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2)影响: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言之成理即可)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材料二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黄仁宇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选取你赞同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15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首先,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观点,根据材料一“宗室勋旧,不悦者多……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加速了北魏灭亡,根据材料二“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推动了民族融合发展。其次,选择其中一个观点阐述,选择观点一,围绕材料从民族特质、内部矛盾进行分析;选择观点二,结合材料从封建化、经济交流及民族国家走向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即可。答案:观点:一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导致了北魏的衰亡;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示例一观点:我选取观点一。阐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使鲜卑族逐渐丢失剽悍勇武的民风;改革后,民族内部华奢柔弱之风逐渐盛行;部分鲜卑宗室贵族反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导致国家内耗不断,导致了北魏的衰亡。示例二观点:我选取观点二。阐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有利于鲜卑族接受汉族文化,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隋朝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12.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6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分)(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和“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得出觉醒的民族意识和正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它们分别为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动力和制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7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