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地位:中国□01第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02雅、颂三部分。(3)特点:以□03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04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创始者:屈原。(2)特点:以□05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06离骚》。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07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②科举考试以□08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2)概况思考探究《诗经》和楚辞艺术特点上的不同(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章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知识点拨唐诗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4)中唐以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提供了另一种社会基础。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繁荣原因①商业的发展,□01城市的繁荣。②市民数量的增加,市井生活的需要。(2)演变①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3)特点:句子□02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4)代表人物:婉约派的柳永、□03李清照,豪放派的□04苏轼、辛弃疾。2.元曲(1)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05散曲。元代,散曲与□06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2)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3)代表:以关汉卿、□07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知识点拨诗、词、曲的区别(1)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2)词: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3)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三、明清小说1.兴起:□0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发展:唐朝的短篇小说传奇和宋朝的□02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3.繁荣(1)背景:①□0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04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05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3)代表作品:①四大名著:以《□0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07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08儒林外史》。名师点拨明清小说的新内容明清小说注重对商人的描绘(第一次歌颂商人);反封建、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解放。思考探究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1)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①体裁: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②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口语使用。(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主题一古代中国的文学体裁及特点ZHUTI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1.(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答案C解析从材料“《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知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描写,体现出的是现实主义的风格,故选C项。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题干描述没有联系,排除A、B、D三项。2.(2018·江西金溪一中月考)《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答案A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唐朝时期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唐朝时期出现了重诗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3.(2018·内蒙古奋斗中学月考)“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诗歌高峰,词又称长短句,起源丰富而复杂,有的改自格律诗,有的来自教坊曲,有的源于民间,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项。“对仗工稳,句式整齐”属于唐诗的特点,明显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排除A、B、D三项。4.元朝文人张鸣善《咏雪》中称:“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语言通俗,形式活泼B.借物抒怀,辞藻华美C.结构严谨,意境深远D.音节和谐,风格浪漫答案A解析作品凸显了形式灵活,语言通俗易懂,故A项正确;元曲不能说辞藻华美,故B项错误;元曲形式活泼,而不是结构严谨,故C项错误;元曲关注现实,而不是风格浪漫,故D项错误。知识点三明清小说5.(2018·黑龙江哈六中月考)有学者认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中。”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是()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应该是《西游记》,故A项正确。B项是农民题材的小说,与宗教关系不大,故排除;C项是历史题材的小说,与宗教关系也不紧密,故排除;D项是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宗教信息体现也不明显,故排除。6.(2018·内蒙古奋斗中学月考)《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原应叹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等信息,再结合课本知识,可以看出《红楼梦》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封建制度衰落的现实,其创作风格应该是现实主义,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爱国主义内容,排除A项;浪漫主义多用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现代主义是20世纪以来各种反传统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排除C项。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8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