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四大发明12天文学3数学、农学45医学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四川雅安期末)某文学作品在描述三国时期战争情形时说:“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B.该文学作品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C.火药因战争需要而发明D.火药是造成战争伤亡的主要原因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火药应用于战争最早是在唐朝,故A项错误;该文学作品描绘了火药的使用情况,说明该文学作品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2019·福建福州月考)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民国]王修《版本述》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解析:B“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说明雕版印刷在市场出现,“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说明需求众多,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B正确;只有材料二可以证明A结论,C和D表格材料难以证明,排除。3.(2018·陕西西安期中)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解析:D材料意思是朝廷官员研究天文,且此类官员拥有特殊政治地位,说明有利于天文学研究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天文学研究的作用,故B项错误;如果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政府就不会组织官员去研究天象,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严厉禁止民间私藏、研习天文学书籍,而被政府垄断,可知是统治者对自己政权的一种维护,故D项正确。4.(2019·山西临汾期末)有学者说,中国古代数学传统同古希腊数学传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数学的特点是个“证”字,中国数学的特点是个“算”字。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古代数学()A.超越了西方数学成果B.探究抽象的数学概念C.注重实用的社会功能D.以非功利研究为目的解析:C中国数学的特点是个“算”字,说明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实用的社会功能,故选C;中国古代数学传统同古希腊数学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不能说明超越了西方数学成果,排除A;B、D是古希腊数学的特点,排除。5.(2018·山东临沂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解析:D根据材料中“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几何……理论”“圆周率”等信息可知其研究都具有一定的非实用倾向,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6.(2019·江西赣州期中)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等典籍中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解析:A根据题干中“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可知,现代科研人员从古代医学典籍吸取有益经验推进科学研究,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且屠呦呦运用的是现代科学方法,排除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项目并不意味着中医被世界认可,排除C。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而非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定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材料三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对这一特征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实)(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3)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费正清的观点。解析:第(1)问材料一、二均认为中华文明的特征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代表着繁荣,另一方面阻碍着社会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双重性在不同时空下作用不同;举例结合史实(任举一例),符合题意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中“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也是进取的阻力”“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等信息概括。第(3)问结合材料三可知费正清认为中国先前的成就阻碍了近代中国的进步,结合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论证即可。答案:(1)特征:双重性。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双重性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作用不同。举例: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但也可以用来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但也往往被统治者改造成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举出一例即可)(2)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顽固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等。(3)中国传统农业文明虽取得巨大成就,但当近代世界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中国的传统文明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时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9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