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20分钟)[基础达标练]1.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郭沫若之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D[“书同文字”的统一字体是小篆,故A项错误;“书同文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强调的是汉字的实用功能,故B项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书同文字”后文字简洁、明了、实用所产生的影响,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可知,“书同文字”的措施便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和进步,故D项正确。]2.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B[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故D项错误。]3.下图为汉字“熊”的四种字体。按其字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D[A项是楷书,B项是篆书,C项是草书,D项是隶书,书法字体出现的顺序应该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由此可知排第二位的应该是隶书,故选D项。]4.“少年上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此句描述了()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B.楷书的字形方正,规矩严整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D.行书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C[怀素是唐朝的草书大师,据此可判断C项正确。]5.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B.理学思想的影响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B[根据材料,苏轼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这体现了重视气节的理学精神,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材料不能体现反封建意识,排除A、C、D三项。]6.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贴”。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D.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B[“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是篆书的特点,而题干中图示字体属于行书,故排除A项;“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符合行书的特点,与图示字体特点相一致,故B项正确;“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是楷书的特点,与行书不一致,故排除C项;“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是草书的特点,与行书不符合,故排除D项。][能力提升练]7.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B[人神共治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的是在甲骨文里,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故B项正确;天人关系催生君权神授,不是君权神授催生天人关系,故C项错误;皇权不是源于宗教祭祀,故D项错误。]8.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材料体现汉字的文化凝聚力,故A项错误;各地文字并非完全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而是文字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D项正确。]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材料三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汉字发展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代汉语演变的特点。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在理解文字演变本身对文字和书法的影响外,通过“金文又多讲求押韵”可知对文学的影响,通过甲骨文和金文对商和西周王朝社会内容丰富的反映,可知也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宝贵一手材料。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李斯主张在秦朝推行统一文字——小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第(3)问,据材料三中省略号分层,然后逐层概括其层意即可。答案:(1)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历史价值:一方面,对汉字、书法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第一手资料。(2)建议:统一文字。影响:对秦朝,(政)巩固统一、维护统治;(经)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文)建立统一的文化、有利于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交流。对后世,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文字统一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的扩大。(言之有理也可)(3)特点:历史悠久,不断发展;书写统一规范;统治者重视,官方推广;全国使用;促进少数民族汉化;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重要影响。(答对3点即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汉字与书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9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