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括西学东渐思潮兴起的背景。2.运用史料实证分析近代前期各种向西方学习思潮的特点。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的主张,认识其思想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及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已提升到学习“制度”的层次。4.从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西学东渐思潮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知识点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大多数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2.表现林则徐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活动: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组织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魏源①活动:编成《海国图志》一书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发展(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2)洋务派以此指导洋务运动。[概念阐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等措施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知识点二维新变法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产生。(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2.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2)代表人物及主张人物主张及其活动康有为①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②全力策划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挽救民族危亡梁启超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谭嗣同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②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严复①翻译《天演论》,指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②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3.维新思想的意义(1)性质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2)作用①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猛烈地冲击了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②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图解识记]维新变法思想知识点三走向共和1.背景(1)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的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知识分子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2.代表:孙中山、章太炎、邹容。3.民主共和方案形成(1)提出:1894年,孙中山明确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2)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随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三民主义”。4.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时间:1905年到1907年。(2)内容: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3)影响①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②革命派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受到了当时进步人士的普遍拥护,许多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事业。5.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教师用书独具)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史料一……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有三:①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史料二今欲强中国,存②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解读]①说明魏源认为西方比我们好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战舰,二是枪炮,三是士兵训练方法。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学习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层面。②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思考](1)《海国图志》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其学习的内容及目的是什么?试评价这一思想。(2)依据《劝学篇》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说明史料中的“中学为内学”主张的含义。【提示】(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评价:积极方面,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消极方面,对中国的落后没有充分的认识。(2)直接目的:实现国家富强。含义: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全面认识“中体西用”思想1.“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2.“中体西用”思想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而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3.19世纪末,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煞的。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史料一观大地诸国,①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救亡决定》史料二康有为建议:“②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解读]①说明康有为强烈要求变法图强。②反映出康有为畏首畏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思考]对比史料一和史料二,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提示】变化:史料一中主张全面改革变法;而史料二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向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守旧大臣。原因:一是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2.成因(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一、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作用、特点所属阶级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主要作用特点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重在学军事技术)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使中国富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资产阶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次,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成功孙中山“三民主义”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了舆论准备二、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政府的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课堂小结](教师用书独具)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的变化。1.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B.在鸦片战争中抵抗英军进攻C.主动向西方学习D.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A、B两项与题意无关;当中国大多数读书人埋首经书,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时,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主动了解西方情况,C项符合题意;D项是魏源首次提出的。]2.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该书的风行是因为()A.敢于揭露历史的真相B.率先引介了西方理论C.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D.得到了各阶层的肯定C[《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个人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高,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目的是对儒学体系加以改造,不是介绍西方思想,故B项错误;《新学伪经考》把历代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为“伪经”,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康有为主张变法,肯定会遭到顽固派的否定,故D项错误。]3.鲁迅曾撰文评论某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B[依据“便是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可知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故选B项。]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在此,梁启超主张()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因循守旧D.变法革新D[根据“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等信息,可知D项正确。“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B两项;C项与题干观点相悖。]5.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维新变法思想最突出的作用是()A.宣传变法思想B.促进思想解放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B[维新变法的主要功绩,突出的作用体现在思想解放方面,另外,君主立宪并没有真正的实行,“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维新变法的特点,故选B项。]6.1905年有人在演讲中说:“若单说立宪,此时全国的大权都落在人家手里,我们要立宪,也是要从人家手里夺来。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立共和国呢?”这位演讲者有可能是()A.康有为B.谭嗣同C.孙中山D.严复C[根据材料“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立共和国呢?”可知,演讲者强调成立共和国。A、B、D三项都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故此人有可能是孙中山,故选C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左图所示之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上面右图人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文正公全集》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1)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1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