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质量检测(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实行了禅让制D.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答案A解析启这一做法不再是禅让制,而是继承了其父禹的王位,中国开始确立了一种新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故选A项。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该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周朝政治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两项所述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权力高度集中有违史实,D项所述的勤政爱民无法找到材料依据。根据所学可知当时实行分封制,诸侯有朝贡的义务,故选C项。3.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其根本目的是()A.维护统治稳定B.监督周王权力C.巩固宗法制度D.扩大统治疆域答案A解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A项。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答案D解析“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体现了“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家天下”是指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是世袭的,“公天下”是指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现象,故选D项。5.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根据“避皇帝嬴政的讳”,“政月”改为“正月”可知,因犯讳改称谓体现了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形象,故D项正确。6.郡县制、刺史制和行省制的相似之处是()A.最初都是地方行政区划制度B.其相应机构都直属于中央六部管辖C.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D.都被其后的历代王朝沿用答案C解析刺史最初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官员,直接听命于皇帝,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后来这一官职被取消,故A、B、D三项错误;三者的设置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7.古代中国官僚体制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的()A.察举制郡县制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三公九卿制D.世袭制行省制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隋唐时期”和信息“官僚的选拔”“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通过科举制选官,通过三省六部制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故选B项。A项察举制是汉代选官制度;C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D项行省制是元代的政治制度。8.按两宋中央官制,若岳飞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需要与哪一机构申报筹划此事()A.枢密院B.军机处C.三司D.御史台答案A解析在宋代,枢密院掌管军事,因此岳飞的军事行动要向枢密院申报,故选A项。B项是清代设立的,时间不符;三司掌管财政,御史台掌管监察,C、D两项都与题干材料无关。9.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御史大夫B.刺史C.门下省D.都察院答案C解析门下省是唐朝时期三省之一,负责政令审核,不属于监察机构,故选C项。10.从汉到明清时期,宰相大臣面见皇帝的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其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D.中央集权加强答案C解析臣子面君礼仪的变化,本质上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故选C项。1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B解析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所以不能独立处理政务,不能任免官员,更不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但它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一点与唐朝宰相相同,故选B项。12.“铁券”(下图),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免死牌”是封建特权的重要体现,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②③正确。铁券是君主权力随意性的表现,并非法律制度,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①说法不正确。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B项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13题22分,14题18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史记·楚世家》(韩桓惠王十年,公元前263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史记·韩世家》材料二秦……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三其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4分)(2)材料二中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对此,西汉初年的补救措施是什么?并对补救措施进行评价。(1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所论述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6分)答案(1)特点: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4分)(2)原因: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4分)措施:采取郡国并行制。(2分)评价:一度巩固了西汉统治;但后来导致了王国坐大问题,威胁中央,最终酿成七国之乱。(6分)(3)积极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成为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所沿用。(4分,如答出“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样给分)消极影响: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压制,使地方上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的推进。(2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其君”“县之”“郡守”“上党郡”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设置了郡、县,说明当时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第(2)问,“原因”注意材料二关键信息“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西汉采取的措施及评价需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3)问,材料三体现了元朝行省制的确立,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也造成地方政府地位降低,据此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论述该制度的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材料三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摘编自齐秀生《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8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在当时的主要意义。(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1)先秦时期的“宰相”有的执掌国政,有的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4分)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4分)(2)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6分)(3)君主专制空前加强。(4分)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等信息,概括先秦时期宰相一职的特征;秦朝丞相一职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对比得出“不同”。第(2)问,抓住材料二信息“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从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官僚制度、制约皇权等方面概括即可。第(3)问,从中国历史上君权、相权的斗争方面来分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质量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2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