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评估卷(二) 新人教版必修2
章末质量评估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受精卵中继承了双亲等量的遗传物质解析:选D精子是精细胞经过变形后形成的,基本上不携带细胞质,而卵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质。因此,尽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于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于卵细胞(母方),但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母方),所以后代从母方继承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质基因)相对较多。2.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解析:选D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正确;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C正确;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只能观察到有丝分裂图像,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D错误。3.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1∶1B.宽叶雄株∶窄叶雌株=1∶1C.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解析:选C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基因型为Xb的花粉致死,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如图所示:4.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④精细胞形成精子时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BMM、mm的产生是通过DNA复制形成的,因此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它们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伴随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Mm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5.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内不可能含有()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解析:选B人体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如图可表示其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图示可知,B正确。6.(2019·黄石期中)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解析:选B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A项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项正确;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项错误;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D项错误。7.在猫的基因中,B控制黑色性状,b控制黄色性状,Bb则表现为虎斑色,B和b都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虎斑色雌猫与一只黄色雄猫交配,产生的小猫可能有()A.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B.黄色雌猫和黑色雄猫C.黄色雄猫和虎斑色雄猫D.黑色雌猫和虎斑色雄猫解析:选B虎斑色雌猫的基因型是XBXb,黄色雄猫的基因型是XbY,它们的后代基因型可能有XBXb、XBY、XbXb、XbY,表现型分别为虎斑色雌猫、黑色雄猫、黄色雌猫和黄色雄猫。8.(2019·黑龙江大庆期中)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Z、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杂交后代中雌雄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1C.雌性个体内存在同时含有两条Z染色体的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含Z染色体解析:选D卵原细胞中Z和W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有的含Z染色体,有的含W染色体。9.小鼠中有一对控制灰砂色的基因(T)和正常灰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灰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雌鼠与灰砂色雄鼠交配,预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A.灰砂色♀∶正常灰色♂=2∶1B.灰砂色♀∶正常灰色♂=1∶2C.灰砂色♀∶正常灰色♂=1∶1D.灰砂色♀∶正常灰色♂=3∶1解析:选A根据题意,亲本小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tO和XTY,由于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故存活后代的基因型有XTXt、XtY和XTO,表现型及比例为灰砂色♀∶正常灰色♂=2∶1。10.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解析:选C图中1和2、3和4等分别是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故A错误;图中细胞没有进行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故B错误;1和2、3和4正在进行染色体交叉互换,可以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1和2是同源染色体,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二者会相互分离,故C正确;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随机的,因此二者可能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也可能不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故D错误。11.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解析:选C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都没有加倍,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相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A项错误;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相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B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两个过程中的DNA分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项正确;有丝分裂末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分裂结果是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D项错误。12.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Ff,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①②位置上的基因分别是()A.F、EB.E、fC.e、fD.e、F解析:选B已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EeFf,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题图中两条Ⅱ号染色体,有一条含有e,另一条①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E。同理②位置上的基因为f。13.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图所示,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解析:选D由Ⅱ3和Ⅱ4不患甲病而后代Ⅲ7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Ⅱ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由此推断出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和Ⅱ2不患乙病而后代Ⅲ1患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用A、a表示与甲病相关的基因,B、b表示与乙病相关的基因,则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5的基因型为BbXAX-,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项错误;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8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项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而亲本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为XAXa和XAY,因此最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D项正确。14.如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①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③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15.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B.由D点到E点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解析:选D图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F→K段表示减数分裂,L→M段表示受精作用,M→Q段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间期。由D点到E点的原因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GH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L→M段表示受精作用,精子的细胞膜和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16.(2019·郑州检测)如图表示人类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在甲、乙、丙、丁四个连续时期的统计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时期的细胞表示卵原细胞B.乙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丙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正在发生分裂D.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乙和丙解析:选C分析可知,图中黑色柱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空白柱表示核DNA分子数。甲时期的细胞表示卵原细胞,乙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丙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丁时期的细胞表示卵细胞或第二极体,A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项正确;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才会发生着丝点分裂,C项错误;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乙和丙,D项正确。17.(2019·衡阳期中)在一个研究所里单独饲养某种珍稀野兔,该动物毛发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现为黑色和白色,在该毛发颜色的遗传中存在着某种合子致死现象,以下是研究人员所做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选项是()组别母兔公兔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一白毛白毛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兔∶黑毛母兔=2∶2∶1∶1二白毛黑毛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兔∶黑毛母兔=1∶1∶1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评估卷(二)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4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