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重庆科创《财政实务》项目1[1]
课程学习计划与要求1、课时安排:4课时/周。2、课程内容:共十章3、学习方法:课堂动眼、动脑、动口、动手4、学习要求:课堂要求课后要求不迟到关掉手机有事请假,不随意进出教室欢迎发言、提问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多思考、多学习目的要求掌握“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财政幻觉•财政幻觉指的是现有财政税收制度使得纳税人在财政选择过程中产生幻觉,或使他们认为所要缴纳的税收低于他们的负担,或使公共产品的受益者认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值高于实际价值。•财政幻觉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税收和支出分离导致的财政幻觉、筹资方式导致的财政幻觉、复杂的税制和间接的支付结构导致的财政幻觉、公共收入获取形式导致的财政幻觉。•当纳税义务人遗忘公共支出的增加,势必引起税负的提高,或误以为自己不需负担全部的支出成本,而极力争取政府扩大公共建设的支出,此现象即谓之财政幻觉。•如果公民以他们所纳的税赋来衡量政府财政支出的多少,那么政府会以让纳税人觉查不到税收的方式,扩大财政支出。当纳税人出现这样的感觉时就是财政幻觉。•当纳税人因财政幻觉而低估税赋时,会极力支持更多的政府支出。因此,税收结构越复杂,越容易产生财政幻觉。2015全国两会热点问题大调查结果内蒙古日报2月28日,该报推出的《适应新常态——我关注》2015全国两会热点问题大调查揭晓,在网友15万多次投票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以44%的投票数排在网友最关注热点问题之首,排名第二的是从严治党,占到了42%;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经济新常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分别占到了35%和28%。2015年两会十大热点2015年03月02日来源:新华网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等3个“之年”。专家学者和即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热点1——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政府简政放权攻坚突破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2015年,深改步入“关键之年”。随着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各方利益博弈更加激烈。各界人士关心,政府如何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啃下“硬骨头”,在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涉足“险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2015年既要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寻求突破,又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攻坚、落实、监督是关键词。热点2——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立法推动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竖起新的里程碑后,如何贯彻落实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备受关注。过去一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审,设立巡回法庭,司法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法治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今年,人代会上将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扩大地方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等方面都将作出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主任梁鹰说:“立法更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共识、推进改革。”热点3——经济新常态:速度换挡质量效益优先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经济政策产生副作用的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特征。2015年被有些人认为将是“近年来经济运行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有人疑问,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是否会“断挡失速”?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铁刚说,今年是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适度调低增速目标将赋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大的空间。政府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代表委员将充分讨论。热点4——反腐倡廉:标本兼治依法反腐2014年的反腐风暴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今年在继续“打虎拍蝇”的同时,如何依法反腐、制度性反腐,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要加快制度建设,加强反腐立法,“最好的制度要以法律的形式呈现”。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需要两会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热点5—环境治理:出狠招严格执法对政府严肃考核“雾锁迷城”的雾霾天气和地下水的大面积污染令人忧虑,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APEC蓝”的经验从另一方面表明,雾霾不是无法克服。百姓期待,除了短期限制措施,从中央到地方,是否能围绕环境治理对地方政绩考核动真格、出狠招,让天更蓝,水更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古今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青表示,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已经实施,执行处罚能否到位、执法和违法信息能否公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能否协调,将是今年环境主题的关注重点。热点6—财税改革:清理“过头”税费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提高个税起征点并按年收入计征,开启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征税体系,取消不合理收费等都是公众对今年两会的期待。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说,已引起社会热议的档案收费、“价中费”等“费负”问题期待求解。上一轮财税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之间的关系,从民生角度出发,未来应在涉及老百姓钱袋子方面作出改革,减轻公众的负担,激发消费活力,从而最终助力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热点7——聚焦“三农”: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本”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三农”问题无疑每年都是两会的热点和焦点。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农业发展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热点8——养老改革:“并轨”措施细化延退争议待解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突破的重大亮点。2015年,涉及亿万人养老的“并轨”细则即将出台,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将更令人高度关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表示,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5年多时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小并轨之后还有城镇、城乡差距的大并轨,任务艰巨,而百姓和企业降低缴费、政府提高保障的愿望迫切,期待两会求解。热点9——就业创业: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近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热点10——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战略,就是顺应国内国际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一带一路”地方对接方案。这一战略也将在全国两会上热议。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学习情境一导论任务一财政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任务二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任务三财政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任务一财政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古代朴素的财政思想1、藏富于民,培养财源,发展经济,以增加财政收入的理财思想。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以“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原理管理财政。北宋的王安石明确指出:“因天下之功,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明代丘浚更提出“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本”的治财哲理。2、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财政收支原则。早在西周周公建立税制时,就提出和实施了量入为出的原则。主张每年年底根据国家大小,收成好坏和国家贮备的需要等进行通盘打算,按预计的收入来安排支出。而唐代后期为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地位,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量出为入的原则。3、运用财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平抑经济波动的思想。西汉桑弘羊制定“均输”,“平准”两法,在京城设置官方机构,负责物价下跌时买进商品,物价上涨时抛出商品,以平抑物价,达到供求平衡。(二)西方财政学理论1.古典财政理论(1)发生时间:17世纪和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对财政问题的论述。(2)背景:自由资本主义,依赖“看不见的手”。(3)代表人物: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魁奈(1664—1774年)、亚当•斯密(1723—1790年)、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等。(4)先驱: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在其主要著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第一次从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联系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财政和租税问题。(5)创始人:亚当•斯密。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活动,论述了地租、利润、工资、税收、公债等经济和财政范畴,指出财政是君主、国家或政府的经济活动,把财政确认为经济范畴。他在1776年发表的奠基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五篇中,列举了支出、收入和公债,从而创立了财政学。随后,西方财政学者相继以财政学为名进行著述,并逐步形成由支出、收入、公债和预算四部分组成的所谓“四分法”财政学理论体系。(6)主要观点: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主张尽量减少国家干预,节省政府开支,减轻租税课征,同时对财政经济领域中的封建特权和垄断进行了批判。•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a.国家职能:守夜人b.税收问题: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费用c.公债问题:公债有害论d.财政支出:严格限制2.现代财政理论(1)政府的经济干预理论1)背景:①20世纪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古典经济学在解释资本经济运行及政策取向上的软弱无力,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契机。②危机中美国政府经济干预政策的成功,首次在实践上证明了政府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代表人物:凯恩斯、萨缪尔森、阿罗、布坎南、马斯格雷夫等。3)创始人:凯恩斯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1929-1933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理论上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依据和方法,并开创性地建立了新的经济学体系,使宏观经济学登入了西方经济学的大雅之堂。凯恩斯的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特色的经济理论,尤其是他的财政政策理论——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执行通货膨胀政策、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等手段来刺激私人投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以挽救经济危机,构成了现代财政学的理论基石。凯恩斯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a.通过税率和税收,调整有效需求,稳定经济;b.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扩军备战、投资于非生产部门等来改变政府购买水平;c.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来改变转移支付水平;通过改变社会福利费用支出水平影响总需求水平;d.举借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并通过公债来调节经济运行。4)主要学派:①以萨缪尔森、托宾等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学派;②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③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④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应学派;⑤以布坎南和图洛克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等。(2)公共商品理论公共商品(PublicGoods)概念是由萨缪尔森在20世纪40年代率先提出的。公共商品概念是公共商品理论、公共决策理论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和配置机制理论的基石。因此,公
本文标题:重庆科创《财政实务》项目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