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jīnquètàtāosìnìng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衿,衣领。悠悠,深思的样子。宁,岂,难道。嗣,接续,继续。佩,指佩玉的带子。青青的是你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衣佩,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挑兮达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青青的是你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衣佩,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提示:从以下四方面考虑A表现手法(赋比兴)B修辞手法C人物描写方法D记叙顺序《子衿》一诗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成惆怅与幽怨,幽怨中蕴含着相思。表现手法《子衿》以四言排比,铺陈直叙,层层渲染,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滴尽致。本欲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而用“青青子衿”开头,这就是起兴的手法;它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一日不见”,就好像三月不见,是比亦是夸张,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诗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非常圆熟,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借代“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入。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夸张“一日不见”,就好像三月不见,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反问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至发出反问责怪对方不留音信,“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修辞手法动作描写:全诗四十九字,但女主入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却跃然纸上,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位在城墙上徘徊寂寥的女子形象。人物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在心理活动的刻画上更为经典,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可见对恋入的思念之切;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倒叙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入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记叙顺序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希望有大量人才为自己所用。从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痴情的女子,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一个感性的女子。她没有太多的矜持,勇敢追求爱情。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先秦时代人民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bèi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为什么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为什么还在泥浆中?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胡,何,为什么。微,(如果)不是。君,君主。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时间:式微式微地点:中露泥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首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写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艺术特色一: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设问反问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艺术特色二: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八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即露中。倒文以协韵。《式微》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形式多样,题材十分广泛,它反映了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整体上看它也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史诗,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有十五国风,160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颂”是宫廷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风”代表着《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与屈原《离骚》并称“风骚”。《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最美丽、最有魅力的文字。关于它的美,只能大家自己去领悟,去体会。“我们的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钱,那就去足够远的远方。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钱,那就读诗吧。”让《诗经》的芬芳永伴你身旁。
本文标题:《子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5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