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之阐发2015.3.202015.3.23一改背景篇时间定位——国内1917报刊与学校携手1921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竞争数据来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纪事(上)时间定位——平行时空俄苏文学:“无产阶级文化协会”(1917—1932)萧伯纳:向旧世界进行战斗的“勇敢的战士”现代性与反传统思潮阐释篇四个方面两个先生一种态度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阐发和运用学理(输入)再造文明两个先生——德先生胡适到美国一年多之后,辛亥革命爆发(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开始)。胡适有很多同学和朋友亲自参加了辛亥革命,胡适虽然自己没有参加革命,但他自己密切关注革命的进程,并且和同学朋友有很多通信往来论及革命,他也曾经在很多美国人面前为革命辩护。胡适曾于1915年初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友时巧遇黄兴,自认为人生一大幸事。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贯穿了胡适留学期间的后半段。胡适在日记中有大量篇幅论及政治与外交,并且积极的参加了美国社会中对战事对国际关系的讨论。胡适从威尔逊的不干涉主义更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外交理想:不争主义。战争本身就是一种罪恶,侵略者有罪,自卫者也有罪两个先生——赛先生杜威与实用主义杜威(JohnDewey,1559一1952)是美国古典实用主义的一位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也是对中国抱有深厚感情的西方哲学家。正值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展开之际,杜威来华讲学,宣讲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居住两年有余。他尊重宗教习俗和祈祷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拒绝一切抽象僵化的信仰,譬如人格化上帝。杜威认为只有科学方法才能确实增长人类的善业。一种态度(批判的态度)derivefrom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显性来源)清代考据学:《尚书》既伪,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怀疑一切?(隐形来源)观《胡适文存》,适之颇喜尼氏与叔本华之哲学,又自著研究清代之考据学。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阐发和运用学理(输入)1919.8.31《每日评论》《四论问题与主义》(1)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那发生这种学说的时势情形(2)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论主”的生平事实和他所受的学术影响(3)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每种学说所已经发生的效果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胡适随笔:再造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1)新生活观(贞操问题、科学的人生观……)(2)再造心灵(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少年中国之精神……)(3)整理记忆(追忆曾孟朴先生……)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整理国故与再造文明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是一味去破坏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白鹿书院:千年一梦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新浪:人生过客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杨春时厦门大学再造文明(怎么去理解?)胡适提出“中国的文艺复兴”,“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为了使得这一理论站住脚,进而提出中国古代社会三次文艺复兴:8—9c白话复兴11—12c新儒学崛起17—18c学术复兴陈伯达、艾思奇提出的“新启蒙”运动,本身就带有政治的外衣罗家伦、李长之:外借的文化运动,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梅光迪、吴宓:反对文化比附(tooskeptical,tooindependent,梅光迪给胡适的45封“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书信原文)资料篇《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文学大系》这种裂痕是不是在五四文学思潮时期就已经有萌芽?五四文学思潮不同于诸子百家。定于一尊的答案?《一颗遭劫的星》胡适《一颗遭劫的星》胡适我们是否能够透过穿越时空的这样一颗星,体会到五四时期人们的激情?《一颗遭劫的星》胡适菲利普·锡德尼(PhilipSidney):《爱星者与星星》(AstrophelandStella)约翰·邓恩(JohnDonne):《去吧,去抓住一颗流星》(GO,andcatchafallingstar)《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斯多克芒主义”管窥一篇:五四文学思潮新文明产生的先声旧文明指的是?骈文、排律和明清两代的仿古文学是其要推倒的旧文学。借鉴什么?胡适、陈独秀的文学史观与达尔文进化论外国作品的译介朝向经典化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借鉴“东洋某人的书本”胡适《白话文学史》与杜威“实用主义”《新潮》创始人是白璧德的门徒创新?雅俗文学的对峙、白话革命、个体本位的人权思想在文学上首次阐发西方思潮的东方化?不具有文化比附性。合理性:人的觉醒、批判的态度、白话的复兴共通点:“以理想和诗意对抗世俗的生活”“致人性之全的时代”(鲁迅语)平民主义的性质同为西方思潮的东方化,与8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比≈为人生的思潮?合理性:周作人“人的文学”鲁迅反对“吃人”与淡淡的希望问题小说“为人生”的文学社团与流派(新月社与湖畔派诗人)反对意见:对人性的关照之不终一性“前左联”的文学性质:兄弟不和、“问题与主义之争”、南社风波……矛盾运动:“理性”中的“非理性”因素胡适在美国的朋友称胡适为“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其实,何止胡适?还记得郁达夫的《沉沦》吗?小我:理性:熟知自己需要什么(自然欲望、在异域抬起头)非理性: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沉迷大我:理性:“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非理性:将沉沦(双关:之前的行为与最后的落水)归结为祖国不富强矛盾运动:“理性”中的“非理性”因素1.文学的社会性决定其不可能有绝对的生命意志的自由2.文学肯定一切生命的咏唱,鼓励所有独立的创造——广泛的精神力场和人生态度不同3.自由多元的文学生态平衡一个时代人的苦闷和激情“众荷喧哗”与“一枝独秀”管窥二篇:胡适对当下的意义两个人的评断我的总结当下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处境?看看胡适。如何做学问?看看胡适。问题重要还是主义重要?看看胡适。怎样培养世界性眼光?看看胡适。××重要吗?看看胡适。我该不该提出质疑?看看胡适。……《近代知识者的撕裂》九州出版社《近代知识者的撕裂》九州出版社
本文标题: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5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