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备课教案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1.4测量平均速度1.4测量平均速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教具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二、新课学习探究点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原理停表)(刻度尺tSv1、测量刘翔110m栏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汇报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汇报实验中所需要的两种测量工具。(二)设计实验1、你能否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3、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学生结合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交流讨论实验步骤。思考并讨论斜面坡度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思考并讨论金属片的作用,明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正式试验前练习测量几次。(三)进行实验1.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内。2、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t2,填在表格内。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2s1=t1=v1=s2=t2=v2=小组分组实验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展示汇报实验过程。(四)分析论证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不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1、组织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并归纳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平均速度关系。(五)交流与评估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以及不完善之处吗?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评估,提出各小组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分析实验误差。教学反思:三、板书设计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实验原理:v=s/t三、实验器材:轨道斜面、玻璃球、垫块、刻度尺、停表、挡板。四、实验步骤:五、收集数据的表格: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同步练习: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B.10m/sC.15m/sD.20m/s2.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3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兔子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3.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B.3∶1C.3∶4D.4∶35.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6.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7m/sB.5m/sC.8m/sD.9m/s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8.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min行驶了1200m,然后又用0.5h行驶了8km,最后用5min行驶1000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m/s,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________m/s,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______m/s。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4SAB=_______cm,TBC=_______s,VAC=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填“大”或“小”)(5)通过计算可知:VAC_____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4-2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m/s。11.如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1)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v==……方法2:v==……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2)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点即可);(3)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A2.A3.C4.D5.C6.C7.C0.452.82smts0.150.300.150.450.30()1.001.921.002.821.923mmmmmsssssst距离/cm时间/s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51.000.990.96301.921.941.90452.822.802.7858.4,16,4.44,4.259.V=,小,5.00,1,0.033,大,小于10.0.600020s/t0.911.(1)方法1(2)增大纸板倾斜度(3)增加玻璃管的长度(用密度小的物体作小重物、用密度大的液体代替水)ts
本文标题: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备课教案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9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