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化学第二次调研【试卷+答案+解析】3
南京市联合体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总分:8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铜用于制作导线C.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D.天然气用作燃料2.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B.羊毛C.锰钢D.涤纶3.下列仪器中不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试管C.烧杯D.锥形瓶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汞B.C60C.硫酸铜D.金刚石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B.淬火后的钢——塑性和韧性增强C.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档案等物的失火D.生理盐水——可作除去油污的乳化剂6.在含有大量OH-、Cl-、K+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NO3-B.Ag+C.NH4+D.H+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8.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有关葡萄糖酸锌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gB.葡萄糖酸锌中C、H、O、Zn质量比为12:22:14:1C.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4.3%9.右下图是一种树状分类的运用实例,下表所列的分类与右图分类不相符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营养素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单质金刚石水银干冰…C溶液碘酒糖水氨水…D化肥氮肥磷肥钾肥…10.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用量的多少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11.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①B.制取氢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④或者⑤C.用装置③收集氧气时,一般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D.使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防止漏气,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12.下列有关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0℃时N2的溶解度为0.024,指的是该条件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g的N2D.温度一定时,氧气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13.新“人工固氮”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7:32C.乙常用作保护气D.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4.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H2HCl通入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BCO2CO通过灼热的CuOC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烘干DCaCO3CaO高温煅烧15.按下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6.(8分)资源与能源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试回答:(1)海水含量最多的盐类物质是(填化学式).(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工业用焦炭、铁矿石、石灰石、空气为原料炼铁,炼铁的设备为,写出一氧化碳与赤铁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4)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数量惊人,写出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答一点即可).17.(14分)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为验证水的组成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写名称).③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填字母).A.蔗糖B.氯化氢C.氯化钠D.氢氧化钙(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需要水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3)用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硫酸溶液反应,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A.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为.③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50g与足量的锌完全反应,最多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18.(5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2)写出1号元素的单质在17号元素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8号元素与13号元素所组成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化合价.(4)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19.(5分)二氧化锰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氯化铁也可以.氯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历程如下:(1)写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I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3)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题目中的信息,你对催化剂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0.(7分)下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至三种元素组成.I为单质,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其他均为化合物.G、D属于盐,A、E、F属于氧化物,且E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8,B、C、D形成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I的化学式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的反应是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五、(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11分)21.【经典赏析】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是在饱和氨盐水中(NH3和NaCl都达到饱和的溶液)通入CO2.【查阅资料】(1)侯氏制碱法中主要反应:Ⅰ.NaCl+NH3+H2O+CO2=NaHCO3↓+NH4ClⅡ.2NaHCO3△=====Na2CO3+H2O+CO2↑.(2)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思考交流】(1)30℃时,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________(填字母).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2)反应Ⅰ中生成物NaHCO3和NH4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不需化简).(3)氨盐水吸收CO2后生成NaHCO3和NH4Cl,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NaHCO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某小组以粗盐和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采用以下流程制备纯碱和NH4Cl.(1)粗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还含有少量的MgCl2等.若要除去粗盐中的MgCl2,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写出加入盐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淀1表面常附有NH4+、Cl-等杂质,洗涤时最好选用下列____的饱和溶液(填字母).A.NaClB.NH4ClC.NH4HCO3D.NaHCO3(4)步骤X包括的操作有_________、冷却结晶和过滤.【拓展延伸】小华设计右图实验装置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杂质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是1.977g/L)(1)如果样品质量为5.3g,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筒规格最适合的是_______(填字母).A.500mLB.1000mLC.1500mLD.2000mL(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有CO2残留,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钠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字母).A.偏大B.偏小C.无影响(3)如果5.3g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实验结束后将锥形瓶中溶液蒸干,则所得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南京联合体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DABAACDBCCDCBB【解析】13.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根据小球模型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明确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最后配平方程式,做题时结合选项作答。根据题目信息,该反应为:6H2O+2N2催化剂光照=====4NH3+3O2。A选项错误;B中丙和丁的质量比应为17:24,错误;C中,乙为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正确;D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应为3:1,错误。15.考查物质的成分探究,需要先读懂装置,再结合选项中给出的气体,去判断与实验现象是否相符。A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错误;B中气体组成符合题意;C中无水硫酸铜不会变蓝,错误;D中干燥石蕊小花会变红,错误。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6.(8分)(1)NaCl;(2)C2H5OH+3O2点燃=====3H2O+2CO2;(3)高炉;Fe2O3+3CO高温=====2Fe+3CO2;还原性;(4)保持铁器表面干燥(其他符合题意的均可)17.(14分)(1)①2H2O通电=====2H2↑+O2↑;②水分子;③BCD;(2)10g;190;量筒;(3)①B;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③Na2SO4、NaOH;(4)解:设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250g×9.8%x9850g9.8%=2xx=0.1g答:最多生成氢气质量0.1g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18.(5分)(1)质子数不同;(2)H2+Cl2点燃=====2HCl;(3)Al+32O-23(4)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19.(5分)(1)2H2O2MnO2=====2H2O+O2↑(2)铁、氧(3)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4)催化剂会参与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改变反应的速率(合理即可)【解析】(2)根据示意图,可知反应I发生的反应是2FeCl3+H2O2=2HCl+2FeCl2+O2↑,在反应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3)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由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因此它们化学性质的不同要从分子的不同来分析(4)从流程中可以看出,FeCl3在反应I中被消耗,在反应II中又生成,因此可以说明催化剂也要参与反应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第二次调研【试卷+答案+解析】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1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