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1
南京市附中集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九年级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Ca-40Mn-55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海水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氢B.氧C.钠D.氯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C.D.3.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聚乙烯B.棉花C.羊毛D.生铁4.人体各处液体的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口腔:6.5~7.5B.胃部:1.0~3.0C.小肠:7.8~8.4D.血液:7.35~7.45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硒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为SeD.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氧化钠作炉具清洁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干冰作制冷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9.下列有关化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10.维生素A有助于眼部疾病的治疗,包括维生素A1(C20H30O)和维生素A2(C20H28O)两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属于有机化合物B.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组成的元素相同C.维生素A1比维生素A2多两个氢原子D.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中碳、氧原子个数比相等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Fe3+、NO3—、OH—B.H+、K+、NO3—、HCO3—C.K+、Ba2+、MnO4—、SO42—D.H+、NH4+、Cl—、SO42—12.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C.用6B铅笔芯、电池、小灯泡和导线,验证石墨的导电性D.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透气性13.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中蜡烛熄灭、实验II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实验III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温度降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C.实验IV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通过上述四个实验不能得出灭火的三个原理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AHCl气体(H2O)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后收集气体BKCl(MnO2)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NaCl溶液(Na2CO3)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15.某气体由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气体可能是H2和CH4的混合物B.原气体中一定含有CH4C.原气体中若含有CO,则一定含有H2D.气体中若同时含有CH4、CO和H2,则CO与H2的质量之比为14:1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6.(5分)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今年环境日的世界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2)下列措施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A.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为燃料B.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太阳能汽车C.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D.使用含铅汽油(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7.(7分)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氨气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请写出这种碱的化学式。(3)NH4NO3是一种重要的氮肥,请标出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已知NH4NO3和KCl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Cl的质量分数为。(4)请完成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8.(10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均和水有关。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探究物质与水反应时的能量变化ABC①请指出实验A中过滤操作的两处错误:、。②实验B能说明CO2可溶于水,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实验C,滴加水后能看到U形管中(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2)下面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3)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①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常温下,乙易溶于水D.从t2℃降至t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②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然后过滤。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9.(12分)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三种常见的重要气体。(1)实验室现用图1装置制取氢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K,将干燥管放入带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用图2装置做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才能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固体,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请你分析引起爆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热分解15.8g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反应后,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5)某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3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在三颈瓶内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再将橡皮塞连接压强传感器和计算机。实验中先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三颈瓶中,一段时间后充分振荡装置,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然后将注射器中的盐酸压进三颈瓶中,充分振荡,最后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用文具夹子固定,测得压强的变化如图4所示。a.图4中②到③压强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图4中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利用图4中的数据分析,溶液中的水也在吸收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6分)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Al、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I物质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B、C、D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B和H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98;在工业上,G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I,G。(2)写出B→A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D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10分)小明发现工业运输浓硫酸使用的是铁罐车,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回顾】把光洁的铁钉放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铁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吗?为什么能用铁罐车来运输浓硫酸呢?【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化学上称之为钝化。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实验探究】小明用相同的铁片和等量的浓硫酸按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A中硫酸浓度实验条件B中实验现象A中生成的气体实验一98%常温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生成极少量的SO2实验二98%加热品红溶液褪色_________________【交流与讨论】(1)小明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改进。试分析用可移动的铁丝代替铁片的优点(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的导管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起到液封作用,防止二氧化硫逸出;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图2的装置有一处明显的不足,请对图2的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持续反应,而常温下会因为钝化而使反应停止,所以能用铁罐车运输冷的浓硫酸。【实验反思】(1)在加热的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二氧化硫外,还能生成硫酸铁和水。请写出铁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钝化处理后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原因是。南京市附中集团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DACBDACDCDABDC【解析】15.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1:94418××=3:1,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121:=1:4,若为纯净物,则该气体为CH4,若为混合物,则可能为①CO、H2的混合物;②CO、H2和CH4的混合物。A选项,该气体不可能为CH4和H2的混合物,A选项错误;B选项,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B选项错误;C选项,若该气体中有CO,则一定含有H2,C选项正确;D选项,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则质量比为28:4=7:1,D选项错误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6.(5分)(1)ABCD;(2)ABC;(3)A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1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