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第Ⅰ卷(选择题)友情提示:Hi,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1.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不得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盐B.果汁C.冰水D.食醋4.下图中的化学符号表示2个分子的是()5.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用于灭火B.供给呼吸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6.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7.24NaSO、24KSO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B.0C.4D.6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10.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11.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一定相同B.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一定相同C.分子中某些原子的结合方式可能是相似的D.性质、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12.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择事实解释A一滴水中大约有211.6710个水分子分子很小B敞口容器中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D火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隔变大13.下列是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显酸性B.y一定是水C.z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D.z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14.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选项ABCD实验实验现象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t℃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2t℃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变化溶液升温至3t℃(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2t℃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1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7:5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17.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B.中和反应就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燃烧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2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氧化铜氯化钠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氧气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硫酸钠溶液稀硫酸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D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充分灼烧21.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22.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选项ABCD滤液中的溶质NaOH、2Ca(OH)NaOHNaOH、23NaCO23NaCO滤渣3CaCO、2Ca(OH)2Ca(OH)3CaCO、2Ca(OH)3CaCO第Ⅱ卷(非选择题)三、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4分,第25题6分,第26题5分,共21分)23.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息息相关。(1)温泉中含有的钙、镁、钠、硫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及美容的作用,这里的“钙、镁、钠、硫”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氮气常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性;用洗洁精洗碗去油污是因其具有____________作用。(4)工业中常用稀盐酸来去除铁锈(主要成分是23Fe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右图是密闭容器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___微粒(填序号),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或“置换”)。(3)“”“”两种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不同。25.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传统能源,其中____________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根据其主要成分,三者燃烧后都会产生____________,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2)我国能源中占比重最多的是煤炭,煤炭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此外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等。根据煤燃烧的产物,你认为煤中一定含有碳、氢、____________等元素。(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承担嫦娥系列探测嚣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B.氢气资源丰富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D.获得氢气成本低(4)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时火焰颜色比较接近,若要区别三种气体,可先将气体分别点燃,再通过观察生成物中是否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即可确定原气体成分。26.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青岛市正在积极打造蓝色经济区,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1)“海水提镁”、“海水晒盐”、“海水制碱”中,有一种应用所发生的变化与其他的不同,这种应用是____________。(2)“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要使2MgCl完全转化为2Mg(OH)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____________;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2Mg(OH)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2MgCl已完全转化为2Mg(OH)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氯化镁已完全转化为2Mg(OH)。四、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3分,第29题6分,第30题5分,共21分)27.请你完成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选择C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3(NH)。常温下3N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①制取3NH,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②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3NH,进气口应选择____________端。28.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种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若实验A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则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B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3)实验C是探究燃烧条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在研究中和反应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1)方案一:①测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pH____________7(选填“”、“”或“=”)。②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7。③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过量。(2)方案二: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右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没有瓶塞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①氯化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实验探究】以下是小刚和小红设计的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小刚的实验用试管
本文标题:初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1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