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一.实验探究题(共20小题)1.苋菜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都不会变红,但把苋菜放在沸水中一烫,水会立刻变成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查阅资料】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色素不会从细胞中出来;当放入沸水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中的色素就进入清水中,水变成红色。【提出问题】酸性物质会影响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吗?【实验步骤】①给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上A和B,并加入等量的新鲜苋菜;②向A烧杯加入清水,向B烧杯加入稀盐酸;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在盐酸溶液中,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色素分子从细胞内进入外界溶液。请回答:(1)苋菜中的红色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结构中。(2)预期的实验现象是。(3)上述实验步骤有什么不足之处?。2.观察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而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请依据相关知识作答:(1)小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看到视野中有“污物”的出现。该同学为了能快速准确的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请在图1方框中①②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①;②(2)小明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图2所示的4个镜头。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选用图2中的进行观察。(3)小花同学使用显微镜分别对三种生物的细胞形态与基本结构进行了观察,其结果如下:小花观察的上述细胞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它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是它具有。这三种生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均由构成生命体。3.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分组实验材料及处理水温呼吸频率(次/分)1号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25℃702号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35℃903号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15℃35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假设是:。(2)该实验中,通过计数金鱼每分钟的次数来反映呼吸频率的变化。(3)每个烧杯中只放一条金鱼,具有,使实验结果不可靠。应该增加实验对象或进行实验。(4)如果多次实验的结果与表格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则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选填“增加”或“减少”)。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公园湖内生态系统进行了探究,他们将下面几种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绘制成如下表格。请回答有关问题:生物种类鸭子小鱼河蚌水蚤消化道内食物河蚌、小鱼、水蚤水蚤水蚤、小球藻小球藻(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表中缺少的成分是。(2)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该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小鱼的食物链。(3)如果把鸭子和小鱼归为一类动物,河蚌和水蚤(节肢动物)归为另一类动物,这种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是否有。5.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土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的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的问题是。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进的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6.阳春四月甜瓜大量上市,该瓜皮薄肉脆,甜而爽口,瓜香四溢,深受消费者喜爱,甜瓜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如图一所示,图二表示夏季睛朗的白天,甜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果实成熟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由作用制造的。(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通过植株根尖的吸收的,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3)图二中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4)某兴趣小组选取生长正常的甜瓜叶片进行了图三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A.将此装置经黑睛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B.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①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②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甲图对照的结论是。乙图和丙图对照的结论。7.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防灾逃生系列活动。请你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1)王乐的早餐是胡萝卜馅包子和牛奶。胡萝卜中的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此种无机盐可预防儿童得。(2)张玲同学因肺炎住院未参加演练。治疗时从手背静脉滴注的药物经回到右心房,药液到达肺部至少经心脏次。(3)演练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呼吸加快促使更多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肺经气体的作用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结合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4)某同学得了流感,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请从控制传染源入手,写出预防该病的一条措施。(5)演练结束有些同学去卫生间排尿。尿液是血液经进入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再经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除排尿外,人体还可通过和呼吸系统排出废物。8.图一是人体血液分层示意图,图二是显微镜下人血永久涂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因为血液中加入了。(2)图中①的名称是;如果某人的体检报告单上(填标号)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内的某部位有炎症。(3)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图一中的(填标号)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4)人体脐带血和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它能分化出图中的(填标号)。9.在学习“关节的结构”时,小明根据图示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所示结构为,②所示结构为。(2)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结构是[④]和[②]中的,它们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3)[③]关节头从[⑤]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4)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10.近期,中国科学院发布重大科研成果:发现了一种蜘蛛(大蚁蛛)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研究发现,母大蚁蛛生殖沟能分泌“乳汁”。刚孵化的幼蛛不能爬到母亲身边吃奶,母大蚁蛛会把“乳汁”分泌到巢壁的蛛丝上,供幼蛛“吮吸”。一周后,幼蛛会直接到母体生殖沟上“吮吸乳汁”。大蚁蛛生长发育过程见下图,请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类学上,大蚁蛛属于门。(2)科学家采用法,研究大蚁蛛的哺乳行为。由图可知,母大蚁蛛哺乳行为长达天。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的行为,历来被认为是独有的特征。大蚁蛛与该类动物分属于不同的门类,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3)大蚁蛛生长发育类型与蝴蝶(相同/不同),后者属于。(4)请设计实验证明刚孵化出生的幼蚁蛛是依靠“吮吸”母大蚁蛛分泌的“乳汁”存活下来的,你的设计思路是。11.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将中国和世界上诸多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两头的承接者是一只只功不可没、不可小觑的小小的蚕,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甲醛对蚕各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将蚕卵分别培养在甲醛浓度分别为0%、0.25%、0.5%的三个培养基上,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对象与过程发育时长(天)甲醛浓度0%0.25%0.5%取10粒蚕卵,分别放置在甲醛浓度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从卵发育为蛹6.3311.0113.67从卵发育为成虫1115.6818.34(1)蚕属于动物,发育方式为发育。(2)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3)实验中用10粒蚕卵而不是用1粒蚕卵,其原因是。(4)从卵发育为成虫和从卵发育为蛹时长之差表示蛹期的时长,分析表中数据,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的影响是(填“延长”、“缩短”或“无影响”)。(5)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12.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图示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回答问题:亲本组合后代表现圆粒皱粒1和2杂交全部为圆粒3和5杂交310030904和6杂交53001745(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2)通过分析图表可知,豌豆的圆粒(填“显性”或“隐性”)性状。(3)亲本4和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4)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1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9的基因组成是。13.材料2:16世纪前,在毛里求斯渡渡鸟和大栌榄树和谐地生活着.自从欧洲人16世纪踏上这片土地后,到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之后,大栌榄树似乎患了“不孕症”,到上世纪80年代,整个毛里求斯也只剩下13株大栌榄树.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大栌榄树的果实.他想,也许渡渡鸟与大栌榄树种子的发芽能力有关.他找到样子极像渡渡鸟的吐绶鸡(火鸡)吃下大栌榄树的果实.几天后,从吐绶鸡(火鸡)的排泄物中找到了大栌榄树的种子.这些种子外壳由于吐绶鸡(火鸡)嗉囊的研磨已不像原先那么坚厚了.坦普尔把这些经过吐绶鸡“处理”过的大栌榄树种子栽在苗圃里,不久,居然绽出了绿油油的嫩芽.(1)大栌榄树似乎患了“不孕症”的原因A.大栌榄树是不育不孕患者B.没有渡渡鸟给它授粉C.没有渡渡鸟帮助磨薄大栌榄树种子的壳D.渡渡鸟和大栌榄树存在共生关系(2)包括渡渡鸟在内的生物灭绝的原因是A.上帝的惩罚B.种内斗争C.一种自然现象D.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3)材料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A.植物具有依赖性B.大栌榄树的繁殖能力太差C.渡渡鸟的食性太单一D.动物对植物的生活起着促进作用.14.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Ⅱ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③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Ⅰ;Ⅱ。村民乙的证据:Ⅰ;Ⅱ。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15.实验探究我国有酿制米酒的传统。淘淘对可能影响米酒发酵的因素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编号糯米处理酒曲加适量凉开水环境温度1号瓶浸泡24小时√√30℃2号瓶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30℃3号瓶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10℃4号瓶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30℃3天后打开盖子,观察并记录现象。请据此回答:(1)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号瓶。若所研究的变量是适宜的温度,应将此瓶和号瓶对照;若研究的变量是酵母菌,则应将此瓶和号瓶对照。(2)酿制米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这是为了。(3)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4)1号瓶会散发出酸臭味,其原因可能是:。16.绵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5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