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验题7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原卷版)-冲刺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精做精练(通用版)一.实验:《探究某物质熔化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2.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3.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4.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5.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二.真题精练1.(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真题)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________;(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________;(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请把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______(只填字母);A.设计实验B.猜想与假设C.评估D.分析与论证E.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______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____(选填“AB”、“BC”或“CD”)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2.(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真题)图甲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______;(2)每隔l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D段的比热容。3.(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熔点是__________℃;(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4.(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1)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①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②石蜡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5.(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图象中a点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6.(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为3道德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选填“甲”或“乙”)图。7.(2020年西藏自治区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四.模拟演练1.(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真题)小强对有关热现象进行如下探究:(1)先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时画出了图象甲,由图象甲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他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由“温度-时间”图象乙可知,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C,其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_____;(3)该装置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______;(4)由图乙可知,物质______(选填“A”或“B”)是晶体。3.(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真题)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图乙中AB段,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2)若实验过程中燃烧了8g酒精,8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酒精热值为73.010J/kg)4.(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装有少量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c水=4.2×103J/(kg·℃)(1)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2)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熔化持续了______min,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状态,熔化过程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3)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由图象丙推知,冰的比热容为______J/(kg·℃)。5.(2020年吉林省中考真题)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实验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C.(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6.(2020年武汉市中考真题)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熔点是__________℃;(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本文标题:实验题7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原卷版冲刺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精做精练通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5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