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于是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故选C。【补偿训练】(2019·郑州高一检测)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为“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和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将其美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就是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故C正确。2.(2020·保定高一检测)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地区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解析】选C。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这促进了上海地区对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故C与题意相符。3.“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该条约为《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还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故C正确。4.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解析】选A。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正确;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列强驻军京津地区、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只能反映列强获取权益,不能作为题干中的核心依据,故排除B、C、D。5.(2020·延吉高一检测)作为“瓜分狂潮”开端事件的三国干涉还辽,其中“三国”是指()A.美英法B.俄英法C.俄日法D.俄德法【解析】选D。《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故选D。【深化点拨】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备选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然后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牟世安《鸦片战争》材料二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态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甲午战争对国人的影响。【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得出国人态度比较冷漠;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说明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结合所学知识,与清王朝家天下、专制腐败有一定的关联。第(2)题根据材料二“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中日甲午战争唤起了国人的民族意识,纷纷展开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运动。答案:(1)态度:漠然。原因:专制政府的腐败,国人民族意识的淡薄。(2)影响:唤醒民族意识,开始救亡图存运动。
本文标题: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堂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8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