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谏逐客书与妻书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假使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经受C.使之肖.我肖:像D.河海不择.细流择:选择答案D解析D项,择:同“释”,舍弃。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臣闻吏议逐客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C.遂散六国之从D.辛未三月念六夜答案A解析B项,彀,同“够”。C项,从,同“纵”。D项,念,俗同“廿”。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B.使之西面..事秦C.汝可以模拟..得之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答案A解析B项,古义:向西;今义:方位词,西边。C项,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D项,古义:幸福;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4.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瓜.分之日可以死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⑥东.得百里奚于宛⑦来.丕豹、公孙支于晋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⑥/⑤/⑦C.①②⑦/③④⑥/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B解析①②形容词用作动词;③名词用作动词;④⑥名词作状语;⑤动词的意动用法;⑦使动用法。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西取由余于戎A.陈胜者,阳城人也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何陋之有答案C解析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A项,判断句。B项,被动句。C项,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6.1912年5月15日,在南京各界举行的广州黄花岗之役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上,黄兴亲自撰写了一副挽联。下面提供的是下联,请你试着拟写上联。上联:下联: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参考答案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答案(1)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2)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夬马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答案D解析依据上下文语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判断。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B.本文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六个诸侯国。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黔首”成了平民的代称。答案B解析本文中“六国”不包括郑、卫。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第一段列举四位明君、诸多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说服力。B.作者认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是珠玉声色方面,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D.文章最后指出,驱逐客卿就会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国的实力,会使秦国虚弱,又和各国结怨,会使国家陷于危地。答案C解析“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理解有误,原文是比喻的形式,为说理服务。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参考答案(1)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一步步侵占诸侯各国,使秦国成就帝王的基业。(2)因此,秦山不丢弃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称王的人不拒绝百姓,所以能显示他的恩德。课时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分钟满分:39分实际得分:分一、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与陈伯之书丘迟①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②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③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④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面见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⑤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⑥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有删改)1.(对应训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B.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C.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D.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答案C解析首先,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文意,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其次,抓住一些主要的标志性词语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B.先典,古代典籍,这里指《易经》,自孔子赞易以后,《易经》被儒门奉为圣典,六经之首。C.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如《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D.北虏,指匈奴。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答案D解析D项,北虏,指北魏。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信一开头,作者就首先回顾了陈伯之的才干和往昔的功名显赫。然后笔锋一转,写陈伯之“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指出陈伯之弃梁投魏的错误。B.第③段作者引经据典,极论梁朝的宽大政策,远引历史上著名事例,近举陈伯之切身私事,层层论证,以打消陈伯之的疑惧。C.第④段作者进一步陈述现实的利害,指出魏内部相互猜忌、自相残杀的现状,说明陈伯之在北魏如同“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危险。D.第⑤段大着笔墨写醉人的江南春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实际上也表达了作者对陈伯之弃梁奔魏的斥责。答案D解析D项,“作者对陈伯之弃梁奔魏的斥责”理解有误,应该是动之以故国之思、乡关之情来规劝。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2)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参考答案(1)何况将军并无朱、张之罪,而以功勋被当世人所看重。(2)(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悬首级于藁街。而将军却如鱼游于烧沸水的釜鼎之中,像燕子筑窝巢于飞动摇荡的帐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吗?参考译文丘迟拜上。陈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一方,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投敌的人,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这个局面。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1学年语文高中人教必修下册课后习题11谏逐客书与妻书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0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