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22红烛同步习题学生版
《红烛》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4.0分,共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蜡炬(jù)躯(qū)体心惊胆颤(chàn)B.溃(kuì)脓烧沸(fèi)按捺(nà)不住C.脂(zhǐ)肪匠人(jiàng)熏陶渐(jiān)染D.消弭(mǐ)慰藉(jiè)一哄(hòng)而散2.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②闻一多经常缺席教授会,基本不参加任何清华的活动,断朋绝友,皓首穷经,已经到了古人所谓“足不窥户”的地步。③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洋洋洒洒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④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⑤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⑥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显捉襟见肘,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A.①②⑤B.③⑤⑥C.②④⑤D.②⑤⑥二、语言表达(共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分)3.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抒情主人公“我”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将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想象成美好的理想,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我”只好在雨巷中孤独行走。()。在《雨巷》中,诗人怀着________的心情,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________的“雨巷”,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有着厚重的文学________,善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他撑着长篙在寻梦,于青草深处、星辉________的夜晚放歌。《再别康桥》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B.《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C.《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D.《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心态B.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时具有这种心态C.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陷于惶惑迷惘心境而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的真实心态D.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陷于惶惑迷惘心境而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时具有这种心态(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惘然寂静沉淀斑斓B.惆怅寂寥积淀斑斓C.惆怅寂静积淀斑驳D.惘然寂寥沉淀斑驳5.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或不准确,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推荐信南阳大学招生办:兹有我校高三(一)班方阳同学,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阳明中学2019年3月19日①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三、诗歌鉴赏(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阅读课文《红烛》,完成题目。6.下列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7.诗歌中诗人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请试作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题目。色彩闻一多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指生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美好的生命要自己去绘画,去创造和奋斗。B.这首诗先说“绿”最后说“黑”,因为生命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而诗句中绿和黑也正好对应这两个阶段。C.生命有悲哀,但更有色彩,因而我们要更溺爱生命,珍惜自己。D.诗歌中,作者将绘画中的色彩引入诗歌,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与不尽的遐想。9.试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四、作文(共1小题,每小题20.0分,共20分)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泪痕也模糊得不分明了/我的生命是艺术/有黄昏时西天的浮云/用残损的手掌祈求”这首现代诗的作者不是人类,而是微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按照微软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的说法,为了拥有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自1920年以来519位中国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近10000次,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有人说这比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写的强多了,强烈建议取缔中国作家协会,装一部机器人就够了。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与酷爱写诗的朋友做一次交流。
本文标题: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22红烛同步习题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2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