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习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为士人的苏轼,为何要躬耕?倘若细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缘。苏轼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任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居黄州的。谪黄之初的经济状况,何忠礼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何先生说,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些许现金。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困境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成员众多。苏轼到黄州后不久,一家老小在苏辙的护送下也来到黄州。其家庭人口数量,虽比不过富家巨室,然有二十余口。正因为收入锐减,加之食口又多,“平生未尝作活计”的苏轼,在以前阔绰的时候,“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今“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早在熙宁年间倅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中有“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的表达。“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模式。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处境变得艰难,他试图借助陶渊明来宽慰自己,经常口诵手抄渊明诗文。不过,陶渊明虽然归隐之后生活也较为艰难,但毕竟有自己的田产,而苏轼仅是一员迁客。后来,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出手相助,给他谋得一大片荒地。苏轼苦盼的机会终于来临,他绝无推辞的理由。苏轼所得之地,在离黄州府治东边不远的东坡。“东坡”这个名称,注定在苏轼的思想深处要撞击出悠远的历史回音,因为苏轼的偶像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东坡经营,且东坡有文化美名。在古代士人中,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若言志向及经历,苏轼更接近白居易,而非陶渊明。白居易本有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因政治而遭贬。在被贬忠州前,他已是声名远扬;被贬之后,能够随遇而安,抱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此而言,白居易非常契合苏轼。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学陶渊明难,学白乐天易。因为陶渊明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白居易要容易学得多,毕竟他更有人间烟火味。苏轼正是将白居易作为小目标、将陶渊明作为大目标来对待的。苏公在黄州,正与白公在忠州相似。忠州东坡与黄州东坡,虽地隔千里,但文化机缘一线牵。苏轼追慕白居易,向往其东坡生活,爱屋及乌,黄州的东坡,也就成为他理想的栖居之所。文化机缘虽非苏轼躬耕东坡的决定性因素,倘若换成南坝西沟北陂之类,处境艰难且长期有躬耕心愿的苏轼也会前往耕种,但是否能像在东坡躬耕这样干劲十足、意兴盎然,还真得打个问号。因此,文化机缘给苏轼欣然前往东坡耕种,应该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加持。(摘编自王兆鹏、陈朝鲜《论苏轼躬耕东坡的原因和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加官的团练副使没有现金收人,再加上食口众多,苏轼生存生活处境艰难。B.归隐躬耕是苏轼被贬官黄州失去“阔绰”的生活后为缓解衣食之忧才产生的想法。C.孟子农耕理想以及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隐追求是苏轼躬耕夙愿产生的最主要原因。D.马梦得出手相助,给苏轼谋得东坡之地,为他归隐躬耕提供了必要条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借用何忠礼的相关研究,论证了苏轼被贬黄州时收入的微薄及处境的艰难。B.文章引用《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中诗句的目的是阐明苏轼早有归隐夙愿。C.文章借用陶渊明与白居易的对比,阐明了在苏轼心中白居易比陶渊明有着更高地位。D.文章从苏轼的处境、追求以及与白居易的文化机缘等三个方面阐释其“躬耕”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被贬黄州后处境艰难,所以他就随遇而安,过田园耕读生活,让自己乐观豁达。B.苏轼口诵手抄陶渊明诗文,表明了他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要借之来宽慰自己。C.在经世济民的追求与遭贬经历上,苏轼与白居易更接近,与陶渊明的距离稍远。D.苏轼躬耕的地方叫“东坡”,和白居易曾经经营的地方同名,这促使他安心躬耕。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作为加官的团练副使没有现金收入”错误,由原文“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些许现金。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可知,团练副使并非加官,加官指的是“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且团练副使是否有收人,原文只是说“历来众说纷纭”,所以本文的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A错误。B项,“归隐躬耕是是苏轼被贬官黄州失去‘阔绰’的生活后……才产生的想法”错误,由第三段“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早在熙宁年间倅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可见,他归隐躬耕思想产生已久,只是没有特定环境让他去实施。B错误。C项,“最主要原因”无中生有,由原文“古代士人中,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若言志向及经历,苏轼更接近白居易,而非陶渊明”可知,文中只是说“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但并没有表明“主要原因”;由原文“‘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模式。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可知,提到了苏轼诗歌中化用孟子的“五亩之宅”,但并没有表明“主要原因”。D项,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在苏轼心中白居易比陶渊明有着更高地位”的说法错误,由原文“若言志向及经历,苏轼更接近白居易,而非陶渊明。白居易本有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因政治而遭贬。在被贬忠州前,他已是声名远扬;被贬之后,能够随遇而安,抱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此而言,白居易非常契合苏轼。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学陶渊明难,学白乐天易。因为陶渊明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白居易要容易学得多,毕竟他更有人间烟火味。苏轼正是将白居易作为小目标、将陶渊明作为大目标来对待的。苏公在黄州,正与白公在忠州相似”可知,“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只是“志向及经历,苏轼更接近白居易”,白居易更契合苏轼“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学白居易更容易些,并没有谁地位更高的问题。C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强加因果,由原文“白居易本有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因政治而遭贬。在被贬忠州前,他已是声名远扬;被贬之后,能够随遇而安,抱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可知,“随遇而安”是白居易被贬后的态度,“田园耕读”是苏轼的夙愿,被贬黄州只是给他提供了一种机缘。A错误。故选A。二、选择题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ǔ)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熟能生巧,形成语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项,“纶”应读guān;B项,“乍”应读zhà;D项,“港陌”应为“巷陌”,“发”应读fà。故选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故选D。三、情景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试题类型。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浪淘”“樯橹”“酹”。四、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7.词的上片写景,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试结合原词分析。8.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答案】“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写景特色的分析,可从写作技巧、角度、情景关系着手分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上阕实写的景,“穿空”,写出岸边山势险峻;“拍岸”,写出浪潮的力度;“雪”是比
本文标题: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习题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2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