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1学年高一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2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同步训练★【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墙橹舞榭佛狸巷陌B.纶巾寄奴烽火廉颇C.凄冷苍皇风情门槛D.憔萃凋谢次第寻觅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ǔ)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西边故.国神游B.赢得仓皇北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雁过.也,正伤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怎敌.他、晚来风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下列各句与“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而词的标题则概括词的主要内容。B.词的结构一般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一般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其中90字以内为小令。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钻。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髙成就。D.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文本阅读】一、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D.这首词用典虽多,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2.“用典”即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词中用典很多,内容大多跟词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除了回顾词人四十三年前南下归来的经历之外,全属用典。有人认为辛弃疾“掉书袋”,觉得这是一个缺点,对此,你有何看法?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具体赏析词上阕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2.结尾借“廉颇思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典故在全词中的作用。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试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四个字贯通古今,“千古”具有时代感,照应题目中“怀古”;“江山”具有现实感,照应题目中的“京口北固亭”。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写眼前景象并由这些景象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刘裕。C.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人由伤今转入怀古,缅怀了历史上在京口做出了伟大业绩的人物。D.作者以廉颇自比,一表明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抒发感情,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劳却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苏幕遮宋•朱敦儒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1.这首词的上片是运用何种手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2.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相比,本词下片塑造的词人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的“满眼风光”应该是哪些景象?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孙权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要极力称颂孙权?3.联系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辛词的豪放风格,在词中有什么具体体现。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⑤种树书。1.请结合上片的具体词句,概括辛弃疾的形象特点。2.本词下片所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分条简析。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京口陆龟蒙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宋武帝北伐的是哪两句?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片段写作】1.他舞得起刀剑,玩得起文艺小清新,“疯”起来上战场杀敌,让敌人胆寒。他就是,词人剑客——辛弃疾。请以“辛弃疾的剑”为具体物象,写一段的文字,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要求:语意连贯,200字左右。2.我国的古典诗歌作品灿若繁星,浩如烟海。经过十几年含英咀华,你对古典诗词早已不再陌生。请写一段话(可以写诗歌),表达你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感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能力。A项,墙——樯;C项,苍——仓;D项,萃——悴。故选B。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A项,“纶”应读guān;B项,“乍”应读zhà;D项,“港陌”应为“巷陌”,“发”应读fà。故选C。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故”的意思都是“旧有的,原来的”。B项,“顾”的意思分别是回头看/拜访。C项,“过”的意思分别是经过/过分,过于。D项,“敌”的意思分别是抵挡,对抗/匹敌,相当。故选A。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赏析的能力。A、B、D三项与例句都是融情于景。例句: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将物是人非的情感寄托于当年的舞榭歌台中,融情于景。A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大好河山和众多英豪的时代。B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揽镜自照时只见豪气如山不知何时已成两鬃霜,夜雪瓜洲,铁马秋风已是当年旧事,此时方知世事艰难,其中有无限悲凉。D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C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直接抒情,即这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写得尽呢!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故选C。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关于文化常识只要记牢背熟即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90字以内为小令”错误。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按字数多少,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故选B。【文本阅读】一、【答案】1.C2.观点一:用典太多,增加了阅读难度,影响了这首词的流布。观点二:正确地看待用典,是鉴赏辛弃疾词的关键。就这首词来说,词的上阕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词人的抱负,一个爱国词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无可指摘的。词的最后用廉颇一事表达词人的悲愤之情,成功地再现了词人的形象。综上所述,辛弃疾词的用典是非常成功的。同时,在辛弃疾所生活的年代,在权臣当道的社会背景下,用典不仅可以借助典故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巧妙地绕开政治,以免因“直谏”而遭受迫害。观点三:综观本词,用典虽多,但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词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得真切动人。词人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这是辛弃疾词用典的一大特点,把握这一特点才能正确鉴赏。【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词内容和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题干的要求,注意认真研读诗词内容,准确把握诗词的艺术手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的说法明显错误。作者借廉颇自比,充分体现了自己还有足够的实力报国。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用典”的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弄清手法的表达效果。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tuō)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便正面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诗歌内容就无法理解。二、【答案】1.词人登北固亭所见眼前之景“舞榭歌台”“斜阳草树”等多是实写,登北固亭所抒怀古之思“千古英雄”“金戈铁马”等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对前人功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含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2.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突出主旨,而且集中地、鲜明地再现了词人忧虑国事、悲愤难抑的精忠形象。3.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借古喻今。不同点:《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
本文标题: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1学年高一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3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