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案【单元导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尽可能丰富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库。词语库充实了,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现力。积累是为了运用,要让词语库中的词语“活”起来,就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汉语词语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词义特点,探究语言表达中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素养目标】1.了解词语的“家族”,了解新词,更加有效地丰富自己的词汇储备。2.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一词多义现象。3.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辨析词语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有效积累词汇,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学习过程】第一模块:丰富词语积累环节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1.了解“语素、字、词”的概念和关系①语素是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了。“人”这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语言”“吩咐”“人”等语素都各有一定意义,都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言单位。②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词和语素是容易区别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则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例如“马拉车。马拉马车。”在第一个句子里,“马”和“车”都是词。在第二个句子里,作主语的“马”是词;作宾语的“马车”是一个词,在这个词里,“马”和“车”都是语素。③字是汉语表现为书面语形式的书写形体单位。一个书写单位就是一个字。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代表音节的文字,一般情况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表意作用的音节,字的形体结构能够以一定的特征显示出它代表的音节所表示的词或语素的意义。④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有些词包含共同的语素,如包含语素“理”的词语有“理解”“理由”“整理”“办理”“梳理”“条理”等几十个。有些词,通过语义上的各种关系聚合在一起,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亲属关系、顺序关系等。从词语的“家族”或者“系统”出发,触类旁通,可以大大增加词汇量。学生活动一:比较下面的四组语言单位,判断哪些属于语素,哪些属于单纯词或者合成词并说明理由。(一)天、地、人、牛、马、走、吃、大、红、一、二(二)秋千、蜘蛛、流连、徜徉、荒唐、玫瑰、蝙蝠、囫囵、妯娌(三)葡萄、扑克、幽默、法西斯、阿斯匹林、布尔什维克(四)牙齿、短语、胖子、提高、船只、胆怯、伤心学生活动二:在成语中有一类构成属于“反义”成语,如悲欢离合、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出生入死、今是昨非等,请再写出一些此类成语。环节二: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1.了解“熟语”的概念及分类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①成语内涵: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②惯用语内涵: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③歇后语内涵: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学生活动一:请把以下成语根据不同的来源分类。一丘之貉投笔从戎囫囵吞枣一日三秋退避三舍水落石出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满城风雨知名之士天下乌鸦一般黑下笔成章邯郸学步抱薪救火咄咄怪事门可罗雀胸有成竹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笑千金一鸣惊人更上一层楼近水楼台一日之长如:1.历史事实:2.前人故事:3.寓言传说:4.古人原句:5.截用或改变古人语句:6.谚语俗语:学生活动二:歇后语主要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炒了的虾米——红人(仁)。请从课外再分别找出五例。环节三: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1.了解新词的含义及类型。内涵:新词语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新创造的词语;广义的新词语则还包括固有词汇产生的新义,语言学家往往将其称作“新义”,并与新词并列。新词语一般是指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产生了新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分类:新词语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汉语自身的新造词和外来词,如“供给侧”“高铁”“刷屏”“博客”“作秀”等。学生活动一:整理2018年度热词。思考这些热词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总结热词与时代的联系。学生活动二:分组整理近几年的网络新词语,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谈谈你对网络新词语的看法。第二模块: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环节一:探究一词多义1.了解“一词多义”的具体内涵内涵: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①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如“引”:《说文》解释“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成语“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的本义,其他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②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发展,本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义都是跟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引申义有远近之分,离本义近的叫作近引申,离本义远的叫作远引申。远引申一般是由近申义再引申的,所以也称为间接引申,近引申也叫直接引申。③词的比喻义比喻义是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相沟通而产生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学生活动一: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或者借助网络,探究一些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例:“素”学生活动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本义及其比喻义,并尝试造句。①风浪:本义为:比喻义为:造句:②风雷:本义为:比喻义为:造句:③风起云涌:本义为:比喻义为:造句:学生活动三:理解古诗文中的一词多义例1: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例2: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③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世说新语·雅量》)④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⑤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⑥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学生活动四:从你所学的古诗文中,再梳理一些一词多义的例子。环节二:把握古今意义的不同1.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②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③词义弱化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④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作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⑤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学生活动一:请查阅资料,分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并分别举出实例。①交通古义:举例:今义:举例:②爪牙古义:举例:今义:举例:③锻炼古义:举例:今义:举例:学生活动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注意和现代汉语的区别。①百读不厌.②爱.莫能助③奔走.相告④久假.不归⑤文不加点.⑥吊.民伐罪⑦登高自卑..⑧具体..而微⑨形容..枯槁第三模块: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环节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1.掌握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由于语素的不同,词语在词义上会出现差异。辨析词语差异可以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和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入手。①词语的适用对象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却截然不同。如“学习”只适用于好的方面;而“借鉴”既可以用于经验也可以用于教训。“鱼龙混杂”只适用于人,“鱼目混珠”只适用于物。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以免误用。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侧重点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的侧重。有些词语虽然表达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不同,在词义的侧重上就会存在差异。如“简洁”侧重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简捷”侧重简便、快捷,直截了当。“另眼相看”侧重横向上与其他事物比较;“刮目相看”侧重纵向上与过去比较。实际表达中究竟哪个更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③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轻重指的是词语在表达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却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如“准确”指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程度较轻;“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程度较重。“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程度较轻;“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程度较重。④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是指词语由于本身含义存在差异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词语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用法。学生活动一:鉴赏作家用词的精妙之处。例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例2:(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
本文标题: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案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3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