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学年高中地理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备考导航]考点展示知识网络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考点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单项选择题1.(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泊广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A.红树林B.大熊猫C.湿地D.古村落解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河流、湖泊湿地。选择C项。答案:C2.(2017年6月,广东学考)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洪涝灾害频发D.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进一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选择A项。答案:A3.(2019年6月·广东学考)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赤潮频发C.气候变暖D.酸雨广布解析: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气候干旱,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赤潮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沿海河口地区。酸雨在南方地区严重。答案:A4.(2017年6月·广东学考)若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面积扩大,可能导致()A.华北地区沙尘暴加剧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缓C.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D.塔里木河出现水体污染解析:内蒙古荒漠化加剧,植被覆盖率进一步减少,风沙现象严重,华北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内蒙古的沙尘会随着冬季风到达华北,产生沙尘暴天气;咸潮和长江水量有关,水土流失和本地的植被覆盖率有关,水体污染和人类活动有关,这些都和内蒙古的荒漠化没有关系。答案:A5.(2017年6月·广东学考)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态多样性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解析:长江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建防护林的目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答案:A一、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1)①含义: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西北地区的东西部差异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农业特色绿洲农业、山地畜牧业灌溉农业、草原畜牧业成因自东向西降水条件的差异(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4)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②人类的不合理活动。(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4.荒漠化防治对策与措施(1)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2)对策与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二、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的分布①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②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它们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最大的分布区是亚马孙河流域。(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①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③雨林又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因而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2.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破坏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②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产生的发展需求。(2)开发计划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3.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全球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巴西有15%雨林被毁。(2)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而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北方农牧过渡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解析:北方农牧过渡带的自然因素很不稳定,降水量较小,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是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答案:D下面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1)~(2)题。分区域面积(1000公顷)年度变化(1000公顷)年变化率(%)1900年2000年2005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南亚775517967879239213-880.27-0.11东南亚245605217702203887-2790-2763-1.20-1.30(1)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是()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的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有()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第(1)题,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增长快,经济虽快速发展但平均水平较低,导致毁林开垦现象广泛存在,同时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也占据大量林地。植树造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毁林主要是人为的砍伐,改良树种对此无效。第(2)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A(2)D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分析思路: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2.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B.过度采矿C.过度利用水源D.过度垦伐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各因素所占比重,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A正确。江南丘陵地区属于湿润区,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B正确。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C正确。云贵高原荒漠化的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黄土高原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D不正确。第2题,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利用水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C对。绿洲地区主要是种植业,A、B错。过度垦伐是草原区荒漠化的原因,D错。答案:1.D2.C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据此回答3~4题。3.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4.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用水C.过度放牧D.过度开垦解析:第3题,民勤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物理风化作用强,因此地表松散物质多,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其中气候干旱是根本原因,植被稀疏是直接原因,故A正确、B错误。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以及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与该地区成为北方沙尘暴沙源地无关,C、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进而导致该地区“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说明造成绿洲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用水。答案:3.A4.B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5~7题。5.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C.受西南信风的影响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6.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7.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解析:第5题,沿岸暖流对该地区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第6题,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高度上升。第7题,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答案:5.A6.C7.A非选择题8.读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2)图中②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3)结合①、②两地土地荒漠化现状,为其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解析:第(1)题,图中①地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还有在工矿交通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第(2)题,图中②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风沙天气多。气候异常,导致区域缺水问题加重。第(3)题,结合①、②两地土地荒漠化现状,防治土地荒漠化,首先要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开发新能源,减少植被破坏,构建防护体系。答案:(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2)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3)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构建防护体系。考点2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单项选择题1.(2016年6月·广东学考)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南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答案:C2.(2017年6月·广东学考)大型水库建设对其所在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增加水库下游洪峰流量B.调节库区周边地区气温C.阻塞鱼类洄游,鱼类增加D.增加水库下游河川径流总量解析:大型水库使库区水面增加,从而调节库区周边的气温,使日较差、年较差缩小。答案:B3.(2019
本文标题:2021学年高中地理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3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