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十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含解析
-1-专题十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___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答案:A2.下图为人体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效应器的是()A.①B.③C.④D.⑤答案:D3.下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①中有神经递质B.②③④构成了突触结构C.突触上兴奋的传递是双向D.④是突触后膜答案:C4.如图是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A.A、B之间通过电信号传导B.兴奋的传递只能从A到BC.兴奋的传递只能从B到AD.兴奋的传递可从A到B,也可从B到A答案:B5.下列膜电位变化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是()A.B.C.D.答案:A6.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的搭配中,正确的是()A.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D.性腺——性激素答案:D7.正常人在饭后半小时左右血糖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主要是()A.胰岛素B.肾上腺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答案:A8.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D.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没有影响答案:D9.某健康成年人一次饮用1L清水后,不会发生的是()A.产生渴觉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3-C.尿量增多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答案:A10.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后被灭活B.由垂体分泌C.靶器官是肾脏D.通过体液运输答案:B1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反应速度迅速B.作用时间比较长C.作用途径是反射弧D.作用范围相对局限答案:B12.正常情况下,有关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家庭成员体温完全一致B.同一年龄同一性别不同个体的体温完全一致C.同一个体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D.人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答案:C13.寒冷刺激下,人体将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体温明显下降B.产热量减少C.皮肤血流量减少D.酶活性下降答案:C14.人体内下列平衡的调控与下丘脑无关的是()A.水的平衡B.体温的平衡C.pH的平衡D.血糖的平衡答案:C15.以下关于艾滋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病毒颗粒内有一条病毒RNAB.艾滋病病人往往很消瘦,也可能出现痴呆C.感染HIV之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削弱D.感染HIV的妇女可能会通过哺乳分娩将病毒传给婴儿答案:A16.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的本质是核酸B.溶菌酶可由淋巴细胞产生-4-C.淋巴因子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D.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答案:A17.下列哪一种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肌细胞答案:D18.关于免疫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注射抗血清治疗狂犬病,属于加强第二道防线B.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不参与特异性免疫C.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不包括胃黏膜D.只有第三道防线才能产生免疫记忆功能答案:D19.图是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导致其裂解死亡示意图。则X细胞是指()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效应T细胞D.浆细胞答案:C20.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核酸C.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B细胞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D二、非选择题21.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1)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部分构成的。(2)图中②指的是__________,④指的是__________,引起⑥兴奋或抑制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名称)。(3)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①处受刺激后,其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解析:(1)突触是由③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这三部分构成的。(2)图中②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引起⑥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④是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3)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即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答案:(1)③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2)突触小泡线粒体神经递质(3)单向外负内正2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糖、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控制血糖水平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请分析作答:(1)正常人血糖含量为0.8~1.2g/L,饭后血糖含量会短暂升高,很快恢复正常。此过程中由________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该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2)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含量仍相对稳定。若比赛过程中不进食,血糖得到补充的途径主要有肝糖原的分解、________,调节这些途径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等。(3)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进食前往往需要________(填“注射”或“口服”)胰岛素。解析:(1)正常人血糖含量为0.8~1.2g/L,饭后血糖含量会短暂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与其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很快恢复正常。(2)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血糖浓度下降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不仅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还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血糖含量仍能相对稳定,在这一过程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能够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上升。(3)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进食后引起的血糖浓度过高带来的危害,进食前往往需要注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胰岛素口服后会被消化而失去作用。答案:(1)胰岛B细胞特异性受体(2)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3)注射23.人体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就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为某些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据图回答:-6-甲――→a乙――→b丙(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甲是感受器,则乙是________,b是传出神经,当其兴奋时,膜内电位变为__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2)若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器官,a、b代表不同的激素。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乙,使其分泌b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从而促使丙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甲和乙分泌相应激素,该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调节。(3)若该图表示部分体液免疫过程,甲、乙、丙均为免疫细胞,其中甲是T细胞,其产生的____________(填一种免疫物质名称)刺激乙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和记忆细胞。由此可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需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____________调节的共同作用。解析:(1)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甲是感受器,乙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当其兴奋时,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2)若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器官,a、b代表不同的激素,则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乙,使其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使丙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下丘脑抑制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该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3)若该图表示部分体液免疫过程,甲、乙、丙均为免疫细胞,其中甲是T细胞,其产生的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此可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需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维持的重要机制。答案:(1)神经中枢正(2)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TSH)(负)反馈(3)淋巴因子浆细胞免疫
本文标题: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十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4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