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冀教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63页。教学目标:1、结合旅游团住宿问题,经历小组合作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前准备:每个小组3张纸。教学方案:教学环境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问题情景1、师生谈话,由同学们喜欢的旅游问题,交流并了解一些宾馆住宿的常识,引出旅游团住宿问题。学生很喜欢旅游,而且父母经常带孩子出去玩,有过亲身经历,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出去旅游过吗?都去过哪里?学生可能会说:●我和爸爸妈妈去过北京。●我和爸爸去过天津。●我和妈妈去过上海。……师:同学们,在旅游过程中,你注意过你们是怎样住进宾馆的吗?学生可能会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就住3人间,如果只有我和妈妈就住一个2人间。●我们跟团旅游,但是有时会和爸爸(妈妈)分开住。●我参加的夏令营都是男女分开住,一个房间住4个人。(如果学生只涉及到个人家庭旅游的情况下,告诉学生随旅游团时入住宾馆的安排)关于男、女分开安排住宿问题,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参与介绍:师:我们国家规定,除合法的夫妻外,两个人以上的团队要男女分开安排住宿。2、出示62页例题,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了解旅游团人数,理解住宿标准中的信息,为下面制定住宿方案活动做备。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的教材上就有一个关于旅游团住宿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展示不方便的可让学生直接看书。)这有一个30人的旅游团要到宾馆住宿。观察情境图和报价表,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到:●旅游团一共有30人,男的有13人,女的有17人。●2人间120元、3人间150元、4人间160元。……二、解决问题1、教师提出小组合作设计住宿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把设计的方案记录下来。小组合作设计住宿方案,首先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另外,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宾馆住宿的有关信息。如果你是导游的话你打算怎样安排这些人住宿?下面同学们就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两种住宿方案,再算一算各需要花多少钱。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决定。最后,把设计方案写课前发的纸上.。教师巡视,参与或指导。2、交流各组制定的住宿方案。要给各组充分展示不同方案的机会,说一说制定方案的过程。把各组不同的方案投影展示。(如没有投影学生发言时教师可板书)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师:请各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合作设计的过程和最后确定的方案。学生会说到开始制定了几个方案,算完后,确定了两个方案。可能出现的方案有以下四种:●方案一:主要住2人间男生:13÷2=6(间)……1(人)6+1=7(间)女生:17÷2=8(间)……1(人)8+1=9(间)120×(7+9)=1920(元)●方案二:主要住3人间男生:13÷3=4(间)……1(人)剩下的1人住2人间。女生:17÷3=5(间)……2(人)剩下的2人住2人间。4+5=9(间)150×9=1350(元)120×2=240(元)1350+240=1590(元)●方案三:主要住4人间男生:13÷4=3(间)……1(人)剩下的1人住2人间。女生:17÷4=4(间)……1(人)剩下的1人住2人间。160×3+120=600(元)160×4+120=760(元)600+760=1360(元)●方案四:各种房间搭配住男生:8人住4人间:8÷4=2(间)3人住3人间:3÷3=1(间)2人住2人间:2÷2=1(间)女生:12人住4人间:12÷4=3(间)3人住3人间:3÷3=1(间)2人住2人间:2÷2=1(间)160×2+150+120=590(元)160×3+150+120=750(元)590+750=1340(元)……3、议一议。在充分交流住宿方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要说出选择的理由且合理就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住宿方案,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丰富、提升生活经验,认识到考虑问题要全面。师:刚才,同学们一起开动脑筋,想办法,我们找到这么多种方案。现在,如果你是导游,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到:●我会选择方案四,因为这样花钱少。●我会选择全体住2人间的,因为住2人间能休息好。●我会选择全体住4人间的,因为人多热闹。●我会选择方案三,虽然比方案四贵20元,但是三人一间比四人一间住着要舒服,也能更好的休息。……三、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这是一个综合性、挑战性和开放性都较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师:刚才,我们帮助导游解决了住宿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看课本第63页练一练第1大的实际问题。师生共同观察情景图,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如,4分钟朗读完,每分钟朗读多少字等。然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方案,如调换一篇短一点的文章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图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可能会说:●丫丫参加班里的朗读比赛,她选的文章有620个字,需要4分钟才能朗读完。可比赛时间是3分钟。●亮亮说让丫丫快一些,丫丫说读快了会影响成绩。●亮亮想出删掉一些字的办法。……师:我看亮亮的主意不错,那应该删掉多少个字?同学们帮丫丫算一算。学生算完后交流。先算出每分钟读多少个字:620÷4=154(个)每分钟朗读154个字,要缩短1分钟,也就是要删掉154个字。师:刚才,我们采纳亮亮的建议删掉154个字,丫丫就能在3分钟读完了。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可能会说到:●换一篇短一些的文章。●让老师指导一下,能读快的地方就读快些。●把这篇文章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稍微删减一些。……2、练一练第2题,综合运用所学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师:刚才,我们同丫丫和亮亮一起解决了朗读比赛的问题,下面,读一读第2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内容。特别是第(2)个问题,事情比较简单,但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开放的。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交流个性化算法的空间。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题,谁来说说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生: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计划给大家购买统一的帽子作为标志,但总金额不能超过800元。(1)提出解决第(1)个问题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首先解决各种帽子各能买多少顶,为下面学生的学习打基础。生:有三种价位的帽子供我们选择:9元、8元、7元。师:现在,请同学们解决第(1)个问题,用800元钱买上面的帽子,各能买多少顶?生1:800÷9=88(顶)……8(元)生2:800÷8=100(顶)生3:800÷7=114(顶)……2(元)(2)提出第(2)个问题的要求,让学生自主计算后,交流想法。培养用数据判断的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现在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有90名,你认为选择哪种帽子合适?为什么?学生思考,计算后交流。生1:第一种帽子不行。因为:9×90=810(元)只有800元,不够买。生2:第二种帽子可以:8×90=720(元)生3:第三种帽子可以:7×90=630(元)师:同学们能根据这道题,提出其它问题并解答吗?学生可能会说:●如果三种帽子各买30顶,需要多少钱?9×30+8×30+7×30=720(元)●第一种和第二种帽子各买45顶,需要多少钱?9×45+8×45=765(元)3、练一练第3题。首先是让学生知道要买6套,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是一套衣服。然后让学生自主搭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师:夏令营的问题解决了,来看看老师给篮球队买衣服的问题吧。请同学们仔细读题,看看让我们帮着解决什么问题?生:老师要给篮球队的同学买运动服,想让我们帮着计划一下。师:给6名同学买衣服实际就是让我们买几套衣服?谁知道一套衣服都包括什么?生:一件上衣加一条裤子就是一套运动服。师:对了,那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帮李老师做出购买计划。可以有不同计划。学生只要随意搭配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即可。(1)144+46=190(元)190×6=1140(元)(2)144+58=202(元)202×6=1212(元)(3)118+46=164(元)164×6=984(元)(4)118+58=176(元)176×6=1056(元)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冀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4760 .html